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公共管理

Course Name: Public Management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在瞭解政府部門組織運作重要管理課題的基礎知識,尤其當代政府面臨必然多元跨界的公共治理境界中(如圖),多元利害行動者如何快速有效地適應並學習。全學期課程以公共管理相關主題為基礎(詳如各週進度表),每個主題以預習作業激發問題意識,接著由老師在課堂上講授演練核心知識技能,除了累積跨主題的連結學習綜效,也善用導讀案例具體理解我國的實際情境,最後以學習心得作為總結與延伸。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如以上課程簡介,本課程致力於讓修習者瞭解公共管理的基礎概念學理,並有能力連結應用於我國公共管理實際議題,詳如敏捷版共學大綱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全學期課程主題如下,各週進度與學習素材將持續補充於敏捷版共學大綱

    1. 公共管理的發展與主張 
    2. 公私部門異同/新公共管理 
    3. 跨域管理/治理 
    4. 民營化與促參策略 
    5. 組織學習/標竿學習/知識管理
    6. 系統思考
    7. 決策分析 
    8. 策略與績效管理 
    9. 數位治理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 課前預習作業(個人,選定 3 個主題)30%
    • 分組案例導讀(分組,選定 1 個主題)20%
    • 學習心得報告(個人,選定 1 個主題)30%
    • 參與缺曠(個人,含課堂與數位平台)20%
    • 本課程將善用數位科技(含 ChatGPT、Gemini、Copilot 等生成式 AI 工具)於學習過程與成效,藉以輔助或創新相關學習活動。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公共管理一般概論與特定主題書籍(包括教科書、考試用書、與特定主題的科普書籍)的書目非常豐富,為與 MEPA 相關課程搭配、授課老師專長等考量以選定深入研討主題,本課程就推薦採用以下幾本。

    1. ★丘昌泰,2022。《公共管理》(第四版),台北:智勝。[丘]。(必備,請自行取得,並搭配各主題先行研讀預習
    2. 邱昭良譯,D. Meadows 原著,2016。《系統思考: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台北:經濟新潮社。[邱] (必備,請自行取得,並搭配各階段主題事先閱讀)
    3. 毛治國,2018。《管理》,新竹:交通大學。[毛]。
    4. 簡禎富,2014。《決策分析與管理:紫式決策分析以全面提升決策品質》(第二版),臺北:雙葉。[簡]。
    5. 簡禎富,2019。《紫式決策工具全書》,臺北:雙葉。
    6. 陳敦源、朱斌妤、蕭乃沂、黃東益、廖洲棚、曾憲立,2022。《政府數位轉型:一本必讀的入門書》(第二版,歡迎自行瀏覽免費線上課程)。台北:五南。[陳]。
    7. 除各主題對照的專書篇章外,也將視需要補充講義或教材,包括國內相關主題個案(如臺灣公共事務個案聯盟)。[講義]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