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探討中等學校國文科之教材與教法,課程前半部為教師講授,後半部為研究生個人報告。在教師講授部分,首先探討諸如國文科教材之編纂、各版本之特點;其次,就詩歌、辭賦、散文、詞曲、小說、戲劇體類,探討其流變、教材內容、教法分析,俾能深入文本,得其肯綮;最後,就國中會考、大學學測作文提供寫作教學指引;又聚焦中學國語文競賽,提供歷屆演講、作文之命題趨勢、評判標準,以提升指導學生之綜效。研究生報告則由修課同學擇選擇有關教材教法之主題,進行二十五至三十分鐘口頭報告,並於期末匯整為書面小論文。
能力項目說明
本專題之課程目標為:
一、引導研究生探討中國國文教法各文類之文本,培養文本解讀能力,藉以教導學生了解文學之發展與流衍;
二、引導研究生就國文教材與教法進行專題報告,深入評述其研究概況、方法、價值、展望,藉以 擴大研究視野;
三、引導研究生運用所學,撰寫書面研究報告,提升專業能力。
本專題預期之學習成效:
一、文本導讀:掌握第一手資料,厚植深度閱讀之能力;
二、研究生課堂討論:啟發研究生學術思辨,培養自主學習,增進學術社群之溝通能力;
三、研究生專題報告:培養研究生研判學術資訊,熟悉新型態之數位學習模式,累積研究能量,具備專題製作能力;
四、研究生論文撰寫:培養研究生運用整合大學學術資源,具備獨立研究之專業素養,進而探索學術生涯之發展。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1 |
7/16 |
課程介紹 |
課程內容與成績考核 |
2 |
7/22 |
特色課程 |
人文資優班的課程規畫(景美女中) |
3 |
7/22 |
入學考試 |
會考作文與國寫 |
4 |
7/23 |
國語文競賽 |
(一)中學生與教師組作文 |
5 |
7/29 |
|
(二)中學生國語演講 |
6 |
7/29 |
閱讀 |
(一)情意啟發 |
7 |
7/30 |
|
(二)邏輯推理 |
8 |
8/5 |
|
(三)非連續文本 |
9 |
8/5 |
評量測驗 |
國文測驗評量設計 |
10 |
8/6 |
教學示例 |
〈赤壁賦〉 |
11 |
8/12 |
團體討論 |
期末報告選題討論 |
12 |
8/12 |
個人報告 |
研究生1-3 |
13 |
8/13 |
|
研究生4-6 |
14 |
8/19 |
|
研究生7-9 |
15 |
8/19 |
|
研究生10-12 |
16 |
8/20 |
|
研究生13-15 |
17 |
|
自主學習 |
搜集資料與撰寫書面報告 |
18 |
|
|
搜集資料與撰寫書面報告 |
一、出缺席:25%;
二、討論:25%;
三、口頭報告:20%;
四、書面報告:30%。
自編教材
黃錦鋐:《國文教學法》,臺北:三民書局,2000
周漢光:《有效的中文科教學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2
李坤崇:《教學目標、能力指標與評量》,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張添洲:《X檔案──教學檔案,學習檔案》,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