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教育研究法

Course Name: Methods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修別:必

Type of Credit: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主要透過團隊合作學習(Team-Based Learning, TBL)模式與線上及時反饋系統 (Web-Instant Response System, WEB-IRS)應用,聚焦在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並探討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藉由搜尋重要的學術資訊網路與資料庫,以認識與熟悉文獻探討的策略與方法。同時,透過教育質化與量化軟體的操作,以達成質化與量化資料分析與軟體應用的目的。最終能達成使用正確的論文撰寫格式,撰寫一篇論文研究計畫。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一、了解教育研究基本概念:能了解教育研究派典、教育研究的取徑、教育研究的理論基礎。

    二、探討重要教育研究方法:能探討抽樣方法、德菲法、後設分析、質性研究、社會網絡分析。

    三、搜尋重要學術資訊網路:能搜尋ERIC, NCL, EBSCOhost, Google Scholar, 政大博碩士論文影像系統。

    四、應用相關教育研究軟體:能操作EndNote, Expert Choice, 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 MaxQDA軟體。

    五、認識碩博士之論文格式:能認識碩博士論文中的文中與文末的APA格式與參考文獻格式。

    六、撰寫碩士論文研究計劃:能依據研究主題撰寫碩士論文研究計畫,並於期中和期末發表。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 of-class Hours

    1

    課綱說明與閱讀

    (一)課綱說明、學習平台介紹、資料庫搜尋。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一章。

    (一)個人區設定、搜尋ERIC, NCL, Google Scholar等資料庫、搜尋政大博碩士論文全文影像系統。

    (二)搜尋研究主題相關文獻。

    3

    2

    2

    文獻探討與閱讀

    (一)文獻探討與注意事項。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八章。

    (一)文獻探討目的、文獻蒐集方法、文獻探討要領。

    (二)練習與分析相關文獻。

    3

    2

    3

    社資中心參訪

    (一)社資中心參訪與儀器操作練習。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一章。

    (一)社資中心導覽、微片與微卷操作、碩博士論文搜尋。

    (二)練習微片與微卷之操作及搜尋所指定之相關文獻。

    3

    2

    4

    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操作

    (一)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操作。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七章。

    (一)文中與文末格式說明、軟體實作。

    (二)練習EndNote軟體。

    3

    2

    5

    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RefWorks操作

    (一)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RefWorks操作。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七章、第八章。

    ()文中與文末格式說明、軟體實作。

    ()練習EndNoteRefWorks軟體。

    3

    2

    6

    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RefWorks操作

    (一)認識APA格式與EndNoteRefWorks操作。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七章、第八章。

    ()文中與文末格式說明、軟體實作。

    ()練習EndNote  RefWorks軟體。

    3

    2

    7

    研究動機、研究變項、研究假設、研究倫理、違反學術倫理案件

    (一)研究動機、研究變項、研究假設、研究倫理、違反學術倫理案件。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八章。

    () 研究動機界定、研究變項界定、研究假設界定、論文抄襲、IRB的規範。

    ()練習撰寫研究動機、研究變項、研究假設。

    3

    2

    8

    認識抽樣

    • 認識抽樣。
    • 閱讀抽樣文獻。

    (一)抽樣方式。

    (二)練習論文計畫抽樣方式。

    3

    2

    9

    工具信度、效度

    (一) 工具信度、效度。

    (二) 閱讀信效度文獻。

    () 信度、效度分析。

    (二) 操作SPSS軟體。

    3

    2

    10

    研究計畫口頭報告

    研究計畫口頭報告。

    進行研究計畫之第一與第二章內容報告。

    3

    2

    11

    研究方法(1)

    (一)研究方法(1)。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四章。

    (一)調查研究法與徳菲法。

    (二)操作Expert Choice軟體。

    3

    2

    12

    研究方法(2)

    (一)研究方法(2)。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二章。

    (一)後設分析。

    (二)Comprehensive Meta-Analysis軟體實作。

    3

    2

    13

    研究方法(3)

    (一)研究方法(3)。

    (二)閱讀SEM文獻、《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三章。

    (一) SEM。

    (二) AMOS軟體實作。

    3

    2

    14

    研究方法(3)

    (一)研究方法(3)。

    (二)閱讀SEM文獻、《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三章。

    (一) SEM。

    (二) LISREL軟體實作。

    3

    2

    15

    研究方法(4)

    (一)研究方法(4)。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六章。

    (一)質性研究。

    (二) MAXQDA軟體實作。

    3

    2

    16

    研究方法(4)

    (一)研究方法(4)。

    (二)閱讀《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第六章。

    (一)質性研究。

    (二) MAXQDA軟體實作。

    3

    2

    17

    研究方法(5)

    (一)研究方法(5)。

    (二)閱讀社會網絡分析文獻。

    (一)社會網絡分析。

    (二) UCINET軟體實作。

    3

    2

    18

    研究計畫口頭報告

    研究計畫口頭報告。

    進行研究計畫之第三章內容報告。

    3

    2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20%

    其他: Others: 參觀政大中正圖書館、政大社資中心、政大達賢圖書館。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出席成績(15 PTS)

    (一)積極出席。

    (二)參與課堂討論含數位學習平台

    二、課前IRS評量(20 PTS)

    (一)配合上課單元完成評量。

    (二)評量題數以五題為原則。

    三、平時作業(20 PTS)

    (一)配合上課單元完成作業。

    (二)請將作業上傳到評量區。

    四、期中口頭報告(15 PTS)

    (一)針對研究主題,發表論文計劃(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探討】)。

    (二)發表人須提供每位學員一章書面資料,並上傳期中報告電子檔,發表時間7分鐘為限。

    五、期末口頭報告(15 PTS)

    (一)針對研究主題,發表論文計劃(第一章、第二章與第三章【研究方設計與實施】),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部分,需針對期中報告所進行之修正進行 說明,修正之處請用紅色字體加以標註。

    (二)發表人須提供每位學員一章書面資料,並上傳期末報告電子檔,發表時間8分鐘為限。

    六、完整論文計劃(15 PTS)

    (一)針對上課教師與同儕所提之意見作修正。

    (二)將電子檔(5000字為原則,10,000字為限;有特別字數需求者,不在此限)上傳到數位學習平台之評量區。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用書】

    張奕華、許正妹(2008)。研究方法與軟體應用:概念及實例。臺北市:心理。

    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閔、羅國俊(2007)。質性研究e 點通。高雄市:麗文。

    王為國、張奕華、許正妹、黃世奇、劉世閔、羅國俊(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與文獻格式之運用-以QSR N6與EndNote 8為例。臺北市:心理。

    張奕華、許正妹(2009)。質化資料分析與MAXQDA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天祐(2020)。APA格式第六版。臺北市: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0).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th-edition). Washington, DC: Author.

     

    【參考文章】

    吳政達、陳治堯、徐宗盛(2010)。APA第六版參考書目寫作格式。教育研究月刊,194,65-77。

    張奕華(2001)。APA 第五版文末參考文獻之格式:以網路資源為例。教育研究月刊,91,74-81。

    張奕華(2001)。APA 出版手冊第五版本:文末參考文獻之格式。教育資料與研究,52,106-114。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政大WM5 數位學習平台:
    https://wm5.nccu.edu.tw/mooc/index.php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