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區塊鏈應用

Course Name: Blockchain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6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的實際內容著重在「程式」與「創作」,從基礎的 p5.js 程式開始,帶著同學進行「生成式藝術」的創作。並在這個過程中,藉由帶著同學們在區塊鏈上進行作品的發售與收藏,體驗區塊鏈應用的方法和可能性。本課程的程式以 p5.js 和 javascript 為主,是針對沒有任何程式經驗的同學設計,歡迎任何有興趣的同學修課或旁聽

另外,因應 AI 時代的浪潮,本學期也加入與 AI 協作撰寫程式的內容,詳見每周課程內容

---

區塊鏈是一種資料的儲存技術,擁有不易竄改、公開透明等特性,目前最廣泛的應用是加密貨幣與 NFT。而加密貨幣與 NFT 在社會上又各自有許多不同的應用情境,例如 DeFi(去中心化金融)、GameFi(鏈遊)、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社群 PFP、數位藝術收藏等。然而這項技術還非常新穎,各種應用情境都還在持續發展與驗證中,目前最新的消息與知識多半流傳在社群之中。因此,要學習區塊鏈相關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際深入社群探索。

本課程將從生成式藝術(Generative Art)的角度切入,帶著同學探索加密藝術社群。包括加密貨幣的錢包申請、區塊鏈資料的查詢、智慧合約的操作、製作與發行 NFT、與經營個人的加密藝術家社群。

與 NFT 相關的部分,本課程將以 Tezos 鏈上的 fxhash、akaSwap、Objkt 作為主要的發行平台,帶著同學實際在鏈上發行作品,並試著和藏家們互動,並在這個過程中熟悉了解區塊鏈與 Web3 社群的運作方式。

本課程的內容以實務應用為主,對於區塊鏈本身的加密技術、智能合約的程式語言等,會有概略的觀念講解,但並不會有深入的技術面探討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數位技術:

    1. 學會如何撰寫 Javascript 程式語言
    2. 學會如何使用 p5.js 來創作
    3. 了解如何利用 AI 來協助撰寫程式
       

    人文藝術:

    1. 在大量的觀看中,了解生成式藝術的審美
    2. 藉由大量的創作,成為一個生成式藝術的創作者
       

    區塊鏈相關知識:

    1. 學會目前和區塊鏈相關的應用操作(加密錢包操作、加密貨幣的購買、兌換)
    2. 了解區塊鏈、加密貨幣、NFT 技術背後的理想與使命
    3. 了解如何查看區塊鏈上的合約和交易資料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數 日期 課程內容 時數
    (課堂/課前/課後)
    Week 1 09/11 課程架構說明 [加退選週]
    (雖然只是課程說明,但和其他同學們一起同步課程的設計想法是很重要的,請大家要來喔!)
    1/0/0
    Week 2 09/18 專題講解:區塊鏈與 NFT 基礎介紹
    區塊鏈實務:開設錢包、註冊交易所
    3/0/2
    Week 3 09/25 專題講解:生成式藝術介紹
    區塊鏈實務:購買 NFT
    3/0/2
    Week 4 10/02 創作實務:Random and Shapes(環境安裝、p5.js 程式基礎) 3/0/3
    Week 5 10/09 自修:書目閱讀(老師出國)[彈性運用] 0/0/2
    Week 6 10/16 校外參訪 A:dialog() 亞洲生成是藝術巡迴展 台北站 3/0/3
    Week 7 10/23 創作實務:Image Composition(在程式中引用圖片) 3/0/3
    Week 8 10/30 創作實務:Vera Monlar Blocks(自定義函式) 3/0/3
    Week 9 11/06 創作實務:Noise and Mountains(Noise 函式、自訂函式練習)[期中考週] 2/0/1
    Week 10 11/13 創作實務:Lerp and Easings(p5.js 裡動畫的製作方式) 3/0/3
    Week 11 11/20 創作實務:Gradient and Textures(利用 Noise 來進行紋理感的繪製) 3/0/3
    Week 12 11/27 AI 輔助實作練習:使用 ChatGPT、Claude.ai、Copilot 來撰寫函式 3/0/3
    Week 13 12/04 創作實務:Flow Fields(Noise 進階應用) 3/0/3
    Week 14 12/11 創作實務:Object and Trails(物件導向程式練習) 3/0/3
    Week 15 12/18 AI 輔助實作練習:鏈上資料觀測、API 與 GraphQL(寫出可以串接資料的程式) 3/0/3
    Week 16 12/25 校外參訪 B:區塊鏈&生成式藝術相關展覽(展覽待定) 2/0/1
    Week 17 01/01 元旦放假 [彈性運用] 0/0/0
    Week 18 01/08 期末成果發表 [非同步線上授課] [期末考週] 0/4/0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5%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55%

    其他: Others: 創作與鏈上實務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量化目標:40%
    週記與互評:40%
    互評分數:25%

    (總計 105 分)

    因應 AI 時代的變化,傳統的作業與考試已失去意義,因此,本課程將嘗試以實際的「量化目標」來鼓勵同學行動,並以質化的「週記與互評」來作為成果的檢核

    量化目標:每位同學必須「銷售」+「購買」總共 100 件 NFT,方法不限,只要數量有達到就給分,作為推進同學「行動」的動力(線上有許多免費的 NFT 作品,只要肯搜尋,一學期內蒐集到 100 件 NFT 絕對不是難事)

    週記與互評:每週同學須撰寫週記,紀錄一週的反思或實際的行動,內容字數不限,有寫就給分。除此之外,每週也須進行隨機的週記互評,給予其他同學回饋,並依其行動的內容予以評分。一樣評論內容不限,有評就有分

    互評分數:其他同學在週記互評時給予的分數,用來作為同學的行動是否用心、有效的質化指標

    在「量化目標」與「週記與互評」兩個部分,有做皆有分,因此只要每週完成作業,即可拿下課程的 80 基本分。而後其他同學給予的評論分數會再加上去,以作為是否認真用心的檢核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 高重建(2020)區塊鏈社會學
    • 高重建(2022)所謂「我不投資」,就是 all in 在法定貨幣
    • Camila Russo 著,洪慧芳譯(2021)以太奇襲:一位19歲天才,一場數位與金融革命
    • 英國BBC的經典節目 現代藝術的故事: 這個作品,為什麼這麼貴?那款設計,到底好在哪裡?經典作品來臺,我該怎麼欣賞?本書讓你笑著看懂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 The Nature of Code:https://natureofcode.com/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Discord 討論區:https://discord.gg/zVD2D5u4ne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