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1. 因為本課程性質特殊,必須採取小班制,而且需要每一位修課同學積極參與和分享討論,所以電腦登記選修之前必須取得授課教師同意。未取得授課教師同意即自行電腦登記選修者,將會被要求退選。此外,修課同學必須承諾除正當事由請假之外皆會到課,以免佔用寶貴名額。
2. 本課程的進行不是僅探索法條與理論,而是會經常觸及生與死等敏感性或情緒性的話題,請同學們自行斟酌是否願意或是有辦法和他人分享討論相關議題。根據本課程之前進行的經驗,課堂中氣氛時而凝重、時而傷感,也時而輕鬆,與一般法律系課程彷彿都在客觀理性討論他人之事的氣氛十分不同。請同學們務必斟酌自己適不適合參與。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為全國法學院此一主題罕見的跨領域課程,課程內容結合醫學、生死學、倫理學及法律學。這門課不是傳統法律課程,也不會使用傳統法律課程的授課方式,而是需要同學們積極的參與討論、共同思索甚至分享生死的議題。國人因為文化觀念等因素,平日大多忌諱談論生死,也逃避思索自己或家人重病或死亡的可能性,以致於在個人心理、醫療實務及繼承實務上造成極多糾結、紛爭或身後的遺憾。本課程希望讓同學們在學生時代就能從生死學、醫學、法律學等不同面向,思考相關問題,面對生命、面對自己、面對親人朋友的相關問題。
本課程將特別重視「案例討論」,希望藉由具體案例,甚至是授課教師及同學們的個人經驗分享,共同來深入探討以下問題︰生與死的過程、如何面對自己或親友罹患重症、長照與臨終照顧、臨終死亡前是否急救或插管、如何預立醫療意願書、如何預立遺囑、自殺的倫理與法律議題、消極安樂死及積極安樂死、醫師協助自殺合法化議題...等。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課程簡介(第一週必須出席,未出席者不得選修,即使電腦已選上也會被要求退選)
生活中的「生與死」議題
重要相關法律概論
影片觀賞與討論(一)︰Aging and Dying
慢性疾病死亡與長照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身體未死心卻凋零︰失智症等腦神經疾病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影片觀賞與討論(二)︰How to Die and Who Decides
急救與維生醫療的倫理與法律議題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專題討論
「病人自主權利法」專題討論
尊嚴死與安樂死
自主選擇死亡與幫助自殺法制化的爭議
影片觀賞與討論(三)︰Assisted Suicide
期末報告大綱討論與建議
1. 由於本課程採取「案例討論式」的上課方法,極為重視同學出席參與討論,因此,此部份的評分佔總分40%。每一位同學都被期待必須經常發言參與討論。
2. 預計需要繳交三份心得作業(短篇),總計佔總分30%。
3. 學期末繳交書面研究報告(研究生8000字以上,大學部5000字以上),佔總分30%。期末研究報告必須符合學術體例與法學論文引註格式。嚴禁抄襲。
1. 波伊曼編著,《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桂冠出版社。
2. 波伊曼編著,《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桂冠出版社。
3. 波伊曼編著,《生死的抉擇︰基本倫理學與墮胎》,桂冠出版社。
其餘另有約十本參考書目,將在開學後依照主題逐一介紹給修課同學。
http://markliu.org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