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擬藉由本土與跨國案例的比較分析,以及跨學科的資料研 究,剖析「歧視」與「反歧視法」的概念。並探究法律應採取如何的 手段,以對抗社會歧視。也期待修課的同學們,能在將來投入反歧視 的立法與執行工作,實現社會正義。
能力項目說明
什麼是歧視?飯店徵廚師,公告「限男性」是歧視嗎?「限 40 歲以下」呢?如果是泰國菜餐廳,廚師「原籍泰國優先」算不算歧視? 原住民族學生加分,是種族歧視嗎?菜市場攤販公告「不賣菲人」是 不是歧視?航空公司招考空服員,「限身高 162 cm 以上,30 歲以下 貌美女性優先」有沒有歧視?如果航空公司的理由是「消費者歡迎這 種類型的空服員」呢?
「社會平等」已經成為台灣重要的議題。而社會中不同團體間的 傾軋與敵視,不僅傷害其中的弱勢群體,更會破壞社會整體的和諧。臺大學生針對原住民入學加分的笑謔,以及對各種弱勢族群的諷刺,也引起很大的爭議。但一向對「歧視」與「反歧視」欠缺了解,也沒有經歷大規模民 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的台灣—台灣有爭取政治權利的歷 程,但社會平等的民權運動較弱—所以對「歧視」的理解也頗為不足, 相關的法令更是粗略。法律是否、如何能消弭社會的歧視,連法學界 都少有研究。目前似僅有在「性別平等」上有較多的成果,其餘領域 都尚待深入研究。
近年來已漸漸有新趨勢。除了婦女運動以外、原住民族、新住民、 同志團體、身心障礙者團體……紛紛主動爭取平權,要求社會主流群 體能夠更尊重。而我國一步步地將各項國際人權公約納入國內法體 系,也使得「反歧視」這個法律問題更加重要。目前行政院在「國際人權公約」的要求下,已經草擬「反歧視法」的草案,供公眾評論;而美國這個反歧視法最為暢行的國家,也面臨許多新議題(例如,如何納入跨性別、如何在調和宗教自由與言論自由的前提下給予例外等)。在不久的未來,「反歧視訴訟」或相關的案件,必然會愈來愈多。作為法律學生,對這個趨勢應該要有所認識。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此授課計畫為暫訂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數 |
1 |
課程簡介 |
社會與法律對歧視的一般理解 |
授課、討論 |
4 |
2 |
緒論(一) |
歧視之意義 |
授課、討論 |
4 |
3 |
緒論(二) |
歧視有何害處,是否該用法律規範 |
授課、討論 |
4 |
4 |
憲法上的平等(一) |
憲法第七條複習 |
授課、討論 |
4 |
5 |
憲法上的平等(二) |
大法官重要解釋 |
授課、討論 |
6 |
6 |
憲法上的平等(三) |
國際重要案例簡介 |
授課、討論 |
4 |
7 |
法律上歧視與事實上歧視(一) |
二者之差異、我國類似案例之檢討 |
授課、討論 |
6 |
8 |
法律上歧視與事實上歧視(二) |
美國案例之研析 |
授課、討論 |
6 |
9 |
種族歧視(一) |
何謂「種族」 種族歧視之常見案例 |
授課、討論 |
4 |
10 |
種族歧視(二) |
禁止種族歧視之國內外法規、案例 |
授課、討論 |
4 |
11 |
種族歧視(三) |
我國案例討論 |
授課、討論 |
4 |
12 |
性別歧視(一) |
性別歧視之由來 禁止性別歧視之法規 |
授課、討論 |
4 |
13 |
性別歧視(二) |
國內外相關法規研析 |
授課、討論 |
4 |
14 |
性傾向歧視(一) |
性傾向歧視之意義、問題,與LGBTQ |
授課、討論 |
4 |
15 |
性傾向歧視(二) |
同性婚姻與性傾向歧視 |
授課、討論 |
4 |
16 |
身心障礙與其他歧視議題 |
身心障礙歧視、肥胖歧視、婚姻狀態歧視、疾病歧視等議題 |
授課、討論 |
4 |
17 |
反歧視法與其他自由之衝突(一) |
性別歧視與契約自由 種族歧視與文化自主 |
線上課程與自行蒐集資料 |
6 |
18 |
反歧視法與其他自由之衝突(二) |
性傾向歧視與宗教自由 |
線上課程與自行蒐集資料 |
6 |
由於國內對於反歧視法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並無一般性的反歧 視法教科書。因此上課的素材主要為我所發的講義、資料,以及指定 學生自行查詢的文獻。其中並將包含國際公約與其他國家的英文法律 文獻。尤其美國的反歧視法,在立法與執法的經驗上,舉世無雙,我 將會從中挑出重要資料,於課堂中討論。而因為沒有教科書,所以我 所發放的資料,修課同學務必閱讀並整理清楚。而平日上課補充的內 容,也要隨時跟上。「平常不讀,考試再拼」的學習方法,在這一科 恐怕幫助不大。
修課同學必須閱讀相當數量的英文文獻。包括法條、判例、行政命令,與學術論文等。我會帶著同學們一起研讀。修課同學能在政大 就讀,英文想必都有基本能力。只要依指示預習、閱讀、搜尋,上課 時必然能跟上,無須擔心英文程度。
反歧視法與其他「行政法各論」相似,都必須閱讀「法律以外」 其他學科領域的文獻,才能理解「歧視為何發生」「什麼是歧視」「歧 視有何危害」等問題。故本課程的閱讀文獻中,也會包含一些跨學科 的資料。
也正因為這門課有這些特性,它其實會是一門有趣、具挑戰性、 切合現實的法律議題。而反歧視的相關法令要如何發揮效用,也需要 這一代的法律人鑒往知來,集思廣益。修習這門課,除了研讀各國文 獻外,課堂中也會花很多的時間共同討論、對話。我會留下許多問題,請同學們就讀過的文獻當作基礎,思索後於課堂上討論甚至辯論。鼓 勵同學們思考、批判、提問、對話,一向是我極重視的教學方法。「反 歧視法」作為一門發展中的學科,更需要同學們提出有智慧的見解, 建構出對台灣社會最有幫助的法律架構與執法策略。
期末分數,原則上係以「開書考」(open book)的期末考分數為主,輔以平日上課表現作為參考(特殊表現可上下加減10分以內)。
上課另發補充資料
https://www.ey.gov.tw/hrtj/83E5FBBD47B54AE4/5beaf7a2-0aa7-486f-827b-a50dd59662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