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專利法

Course Name: Patent Law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促進產業技術提昇,為專利權保護目的之一。藉由賦予專利權人排他性之權能,對於產業而言,不僅可確保其智慧資產,更得增加其產業競爭力,並得作為商業競爭之手段及工具,專利權之重要性已不言可喻。本課程以我國專利法制為中心,除探討專利制度之基礎理論、我國專利法沿革與規定外,並將深入探討專利法相關爭議問題。由於國際公約有關專利之規範(如「巴黎公約」、「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TRIPs)),對各國專利法制均有深遠之影響,是本課程亦將先探究與專利相關之各國際公約,再就我國專利法等相關規定逐一析論,並於相關章節中分析比較我國專利法未來修法趨勢與變革。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學習目標為:

    1. 建構學生對我國專利制度基本概念之瞭解。

    2. 建立學生對技術相關發明法律保護的認識。

    3. 培養學生就技術創新、發明有正確的利用觀念。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修課同學應依下列進度主題,於課前事先預習該週授課主題內容(以下所列之頁數為陳龍昇,專利法,元照出版,2023年9月)。本課程並無指定教科用書,同學使用其他教科書者,請參照每週預定進度主題閱讀所選定教科書之對應內容。

     

    1. 9/11  導論:課程介紹、智財總覽

     

    1. 9/18  專利制度之起源 [pp. 3-13]

    (1) 有關專利之國際公約:巴黎公約 (the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與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 (TRIPs)

    (2) 我國專利制度之立法沿革

    【劃定座位表】

     

    1. 9/25 專利權之種類:專利權之性質;發明專利、新型專利與設計專利 [pp. 3-14]

    【開始智財新訊報導】

     

    1. 10/2  專利保護客體:發明、新型與設計適格性與法定不予保護客體 [pp. 45-63]

     

    1. 10/9  專利要件:產業上可利用性、新穎性[pp. 45-63]

     

    1. 10/16 專利要件:新穎性、進步性(非顯而易見性)[pp. 63-92]

     

    1. 10/23  專利之申請(一):專利權取得方式之立法例;申請權人;僱傭關係存續中所完成發明之權益歸屬 [pp. 93-118]

     

    1. 10/30 專利之申請(二):申請程式;發明單一性;分割申請;申請日[pp. 118-136]

     

    1. 11/6 優先權制度:國際優先權、國內優先權 [pp. 137-154]

    【發放作業:法律意見案例資料】

    說明案例事實、法律意見撰寫格式與架構

     

    1. 11/13【No Class法律意見撰寫訓練】

     

    1. 11/20專利審查:早期公開制度、審查與再審查、新型專利形式審查[pp.155-184]【繳交法律意見作業】

     

    1. 11/27專利權限(一) [pp. 185-209]

    (1) 專利權期間與延長

    (2) 專利權效力與限制

     

    1. 12/4專利權限(二) [pp. 209-235]

    (1) 專利權之處分:移轉、授權、設定質權

    (2) 專利權之強制授權

     

    1. 12/11專利權之舉發撤銷與消滅 [pp. 247-266]

    (1)舉發事由

    (2)當然消滅事由

    【課堂案例演練】

    • 請務必提前預習本週教材。

    • 案例影片播放前背景說明

    • 播放案例影片

    • 課堂分組討論

    • 各組提出法律意見

    1. 12/18專利權之侵害與救濟、邊境管制措施[pp. 267-292]

     

    1. 12/25 《期末考》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出席:10%
    (1) 第二次上課時,請同學選定座位並簽座位表,日後請於該固定位置就座上課。無故缺席(指未依規定事先請假)者,每缺席一次扣學期成績5分。但病假得事後補假單。
    (2) 有關學期考試應試、扣考等相關事項,依本校相關規則辦理。

    2. 課堂參與:20%【新訊報導(10%)、隨堂call on討論(10%)】
    (1) 每次上課前3分鐘由同學進行「智財新訊」報導。(自第三次上課起)

    (2)「智財新訊」報導來源,請至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 (http://www.tipo.gov.tw),查詢「公告資訊」中的「新聞稿」或「佈告欄」裡的訊息,擇一有關專利之消息報導。同學亦可「iPweekly知財周報」部落格(https://ipweekly7.blogspot.com/)所載國際智財動態報導與專利有關之新聞(亦可於臉書搜尋iPweekly知財周報粉專)。

    (3) 未於報導期日報導者,課程參與成績將以零分計。


    3. 實例演練作業:20%
    (1) 課程進行將會以案例進行實際分析演練,同學應依教師說明與指定日期繳交書面作業。課堂上未參與討論,未遵期繳交作業者,成績為零分。

    (2) 繳交之作業若有抄襲情事,成績亦為零分,並將依校規處分。



    4. 期末考 50 %

    如有未盡事宜,將於課堂上宣布。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本課程並無指定教科用書,同學使用其他教科書者,請參照每週預定進度主題閱讀所選定教科書之對應內容。修課同學應依各週進度主題,於課前事先預習該週授課主題內容(教學大綱所列之頁數為陳龍昇,專利法,元照出版,2020年9月版)。

     

    1. SCOTT KIEFF, PAULINE NEWMAN, HERBERT F. SCHWARTZ, HENRY E. SMITH, PRINCIPLE OF PATENT LAW: CASES AND MATERIALS, 4th ed.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Press, 2008).

    2. 楊崇森,《專利法理論與應用》(臺北:三民)。

    3. 陳文吟,《我國專利制度之研究》(臺北:五南)。

    4. 陳龍昇,《專利法》(臺北:元照)。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網站:http://www.tipo.gov.tw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view網站:http://www.worldipreview.com/
    iPweekly知財周報部落格網站:https://ipweekly7.blogspot.com/
    iP Weekly知財周報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pweekly/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