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近年來在俄烏戰爭、中美台關係、北韓核武試射等世界政治局勢近期的動盪之中,人文學界興起一股「新冷戰」論述風潮。然而,對於此地緣政治現狀的解讀實則一點都不「新」,仍是以國家層次的軍事競賽、主權防衛、自由與共產二元對立為論述主軸。亞洲各國、乃至本課程將觸及的區域對象——東亞社會——之間的關係,也依舊被綁定在分斷的地緣政治秩序中。對此,本課程將透過重新思考「冷戰分斷」來回顧二戰之後東亞社會的重要議題,並特別以「性/別」與「文學」作為切入視角,企圖觸及大國地緣政治以外的在地歷史反應。本課程將討論「文學」與「性/別」如何在冷戰地緣政治中發揮維持系統的功能,同時也反映此系統的在地化與差異。課程後段將聚焦東亞文學中的「美軍基地」與「性經濟」主題,修課人員將共讀小說作品並開展分析討論。
能力項目說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課程進度 Course Schedule
第1週 導論 何謂「冷戰」、及課程安排說明
I. 地緣政治與文化冷戰
第2週 地緣政治
第3週 冷戰分斷
第4週 美國文化冷戰
II. 文學冷戰
第5週 文化帝國主義
第6週 美援文藝體制
第7週 彈性教學:自主學習
III. 冷戰意識形態與性政治
第8週 種族、性別與冷戰階序
第9週 種族化的現代想像
第10週 反共主義與變態想像
IV. 東亞美軍基地文學(1)
第11週 美軍基地與湘南男孩
第12週 洋公主與性別化的國族
第13週 越戰美軍與在地女性
第14週 彈性教學:自主學習
V. 東亞美軍基地文學(2)
第15週 島嶼前線與性經濟
第16週 情感與性的階級化
VI. 期末報告
第17週 期末專題報告
第18週 撰寫期末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