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1. 本課不開放電腦選課,有意願者,第一堂課親至藝文中心三樓創意實驗室參與課程導讀;本課預計收25位同學,傳院二年級優先。
2. 課程安排牽涉多方關係人,其形式與內容滾動修正中,最終版課綱以第一堂課上發放之紙本為準。
這堂課是政大人的第一堂創意課,也是政大傳院、人文創新學程與X實驗學院籌備處合作的跨領域實驗課,融合創意思考與設計體驗,透過授課、演練、討論與實作,從已知開始,往未知移動,帶著覺察,練習用課堂學到的工具,對應自身在大學裡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關於人文創新學程
2006年秋天,政大出現一個以直覺、感官、感情為主的教育實驗,前四年稱之為創意學程,第五年起更名為X書院,2018年轉為人文創新學程(簡稱X College)。Χ來自數學方程式的「未知」;過去18年,在藝文中心三樓創意實驗室,老師跟學生透過書寫和繪畫,食物和音樂,夢和神話,薩提爾、歐文亞隆、羅洛梅和榮格,進入第二個現實,浸泡在這個被創造出來的異次元裡,直到夠了,再回到原先的現實,拿掉一點舊的什麼,以便納進一點新的可能。
關於X實驗學院
X實驗學院並非過去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學院,而是一個連結現有學院、朝向高教未來的創新型態共學生態系統。凡政大二年級以上學生,皆為本學院院生。目前落腳在創意實驗室的X實驗學院,短期內,將以旅行為隱喻,改造社資樓,使之成為育成課程、專案與學程的行動基地。長遠看,X實驗學院並非政大第13個學院,而是透過連結與協作,與所有學院共同培育具備自主、跨域、實作與思考未來等素養之政大人的第零學院。
能力項目說明
「詩意的空間」,即從抽象的空間返回到幾何的空間,再返回到詩意的空間,以關於形象和想像力的現象學來呈現人類意識的居所。如此一來,人類棲居於其中的空間作為一個場所,不再是等待被填充的空洞容器,也不再是以幾何形式來表示與衡量的科學對象,而被灌注了棲居者的情感、夢幻與想像。由始至終,棲居者與居所之間彼此交融、相互影響、親密無間。~〈加斯東・巴舍拉:空間詩學,兼容非理性的理性主義哲學〉
從去年夏天開始,社資樓裡不斷傳出敲敲打打的聲音,在這裡,漸漸長出一座叫做「X」的森林。森林的存在,是為了保護且孕蘊多種樣態的生命,因此,不同世代與開放認同(包含去認同化)都可來此生活、實驗與創作,如同動植物那樣在此覓得棲息的樹洞和土穴,又像藝術家那樣在此打造暫時的工作室和遊樂場。
這堂課的共同目標,是結集眾人之力,在社資樓裡開設一間為期八週、對外開放的Friday Book Cafe,作為多樣物種生活、實驗與創作的基地;個別目標,則是邀請師生助教在這個混合各種可能與突發狀況的真實情境裡,發揮創意、動手設計,創造屬於自己的學習體驗,好好告別2024。
進入這堂課之師生助教,已具備與待發展之關鍵能力包括但不限於:食物設計、咖啡與茶、co-working、閱讀、花藝、策展、創業、廣告、公關、手作、舞蹈、書法、書寫、繪圖、駐地、駐唱、編織、塔羅牌、馬雅曆、天使牌、讀夢、管理、營運、清掃、裝置、設計、倡議、營隊、展演、創意、洞察、企劃、執行、吃苦、認命、探索、觀察、思考、批判、想像、陪伴、領導、溝通、脫困、耍廢、賴皮、遊蕩、遊戲等。
課程時間與地點:週一13:00-15:00@創意實驗室(共16週/32小時)
實習時間與地點:週五12:00-18:00@社資樓(共8場,修課同學需至少全程參與4場/24小時)
教學團隊:
老師團|陳文玲、羅文倩(CID Group合夥人)、王明瑄(壞甜點負責人)
X實驗學院團|蔣如嵐、黃彥晨、陳子瑜
學長姐後援團|林詩惠、梁家瑜、唐京睦、李勇達、湯智宇、王立蓁、李采葳、簡秉祺、林瓏(持續邀請名單增加中)
學生助教團|蔣其蓁、劉家駿、張瑀曦、張郁萱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補充說明:下列阿拉伯數字為課程週次,英文字母為實習場次。
|
|
日期 |
|
進度 |
|
內容/閱讀/作業 |
時間與地點 |
1 |
|
9/9 |
|
導論、選課、分組 |
|
理想的咖啡館(老師場) |
13-15@創意實驗室 |
|
|
9/16 |
|
彈性學習週 |
|
作業:咖啡館走讀 |
|
2 |
|
9/23 |
|
聯合開學典禮 |
|
理想的咖啡館(學生場) |
13-16@創意實驗室 |
3 |
|
9/30 |
|
創意導論 |
|
《創造的勇氣》,2020,Rollo May,立緒。 |
13-15@創意實驗室 |
4 |
|
10/7 |
|
設計導論 |
|
《史丹佛設計學院:把好奇⼼化為點⼦的81個創意練習》,2023,SarahStein Greenberg,⼤塊⽂化。 |
13-15@創意實驗室 |
5 |
|
10/14 |
|
空間導論 |
|
《觀察的藝術:在⽇常⽣活中開發想像⼒的131個練習》,2020,RobWalker,⼤塊⽂化。 |
13-15@社資樓 |
|
|
10/21 |
|
彈性學習週 |
|
作業:咖啡館企劃 |
|
6 |
|
10/28 |
|
構思主題 |
|
|
13-15@創意實驗室 |
7 |
|
11/4 |
|
分組提案 |
|
|
13-15@創意實驗室 |
8 |
|
11/11 |
|
詩與咖啡:自由書寫 |
|
《越旅行越裡面》,2006,陳文玲著,心靈工坊。 |
13-15@創意實驗室 |
A |
|
11/15 |
|
Friday Book Cafe第0場 |
|
示範場不對外開放 |
12-18@社資樓 |
9 |
|
11/18 |
|
圖與咖啡:曼陀羅繪圖 |
|
《越旅行越裡面》,2006,陳文玲著,心靈工坊。 |
13-15@創意實驗室 |
B |
|
11/22 |
|
Friday Book Cafe第一場 |
|
第一組學生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0 |
|
11/25 |
|
暗與咖啡:陰影工作坊 |
|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2014,C. G. Jung,張老師文化。 |
13-15@創意實驗室 |
C |
|
11/29 |
|
Friday Book Cafe第二場 |
|
第二組學生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1 |
|
12/2 |
|
閱讀與咖啡:定位策略 |
|
13-15@創意實驗室 |
|
D |
|
12/6 |
|
Friday Book Cafe第三場 |
|
第三組學生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2 |
|
12/9 |
|
閱讀與咖啡:管理策略 |
|
13-15@創意實驗室 |
|
E |
|
12/13 |
|
Friday Book Cafe第四場 |
|
第四組學生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3 |
|
12/16 |
|
閱讀與咖啡:營運策略 |
|
13-15@創意實驗室 |
|
F |
|
12/20 |
|
Friday Book Cafe第五場 |
|
第五組學生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4 |
|
12/23 |
|
回顧、檢討與優化 |
|
|
13-15@創意實驗室 |
G |
|
12/27 |
|
Friday Book Cafe測試場 |
|
測試專場不對外開放 |
12-18@社資樓 |
15 |
|
12/30 |
|
期末呈現布展 |
|
|
13-15@創意實驗室 |
H |
|
1/3 |
|
Friday Book Cafe期末場 |
|
五組學生合作咖啡店實習與實作 |
12-18@社資樓 |
16 |
|
1/6 |
|
好好說再見 |
|
|
13-15@創意實驗室 |
課堂參與 20%
平時作業 20%
週五實習 20%
期末呈現 20%
期末自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