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劇場設計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Theater Desig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此一課程著重當代劇場的設計,第一週請務必到課以了解課程內容。
課程大綱以開學當週公布為準,並將視課程進行情況調整。

劇場在當代必須面對許多更大的挑戰,許多劇場藝術家開始和不同場域的藝術家、研究者、工程師一起發想新的演出計畫,從劇場到美術館、從室內到室外、從廣場到街弄,有時更離開劇本,重新找尋身體、聲音以及空間的表演性。沒有了劇本,身體、聲音與空間能怎麼演出?怎麼敘事?又能有怎樣的戲劇性?此一課程將以媒介學的觀點概述西方劇場的歷史脈絡,從「表演性」這一個概念的討論出發,一起閱讀、觀看、詮釋許多重要的現代/當代藝術、音樂、舞蹈的劇場計畫或作品。此一課程將打開「劇場設計」的意義,離開傳統劇場的「場景/佈景」設計,一起面對當代劇場藝術家的挑戰,請同學提出設計,開發空間的敘事性與戲劇性,呈現出空間的「表演性」。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認識西方劇場的歷史脈絡,以及當代劇場的挑戰
    (2) 認識現代或當代重要的藝術、音樂、舞蹈、劇場等作品或計畫
    (3) 就空間提出設計,發想一個劇場計畫,並完成階段性呈現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主題

    內容/閱讀

    學習時數

    1

    課程介紹

    劇場是否是現場的藝術?現場的經驗卻又是否難以捉摸?

    3

    2

    表演性

    在「表演性」的轉向下,當代劇場怎麼重新看待「劇本」的語言?語言的「意義」是什麼?當代劇場與藝術又怎麼挑戰傳統?

    巴爾梅 (Christopher Balme) 著,《劍橋劇場研究入門》,頁 9-21。
    Hans-Thies Lehmann and Patrick Primavesi, “Dramaturgy on Shifting Grounds,” 3-6.

    6

    3

    媒介

    劇場一直是跨媒介的藝術,除了語言,更有身體、聲音/音樂、以及空間/影像。在西方的歷史上,劇場的藝術家是怎麼以這一些不同的媒介表達?他們怎麼想像一個跨媒介的劇場?

    巴爾梅 (Christopher Balme)著,《劍橋劇場研究入門》,頁 217-230。
    Fisher-Lichte, The Routle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153-162.

    6

     

     

     

    4

    樂音

    劇場裡的聲音與音樂,總是能讓觀眾感受到劇場的生命,這一個感受在現代的媒介技術下又有了怎麼樣的轉變?現代的媒介技術又能怎麼打開聲音與音樂的「表演性」?

    巴爾梅(Christopher Balme)著,《劍橋劇場研究入門》,頁 168-173。
    Fisher-Lichte, The Routle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34-38.

    6

    5

    樂音

    6

    6

    身體

    劇場的表演者能怎麼以身體演出?不說話的表演者,他們的身體是否仍在說話?要怎麼打開身體的「表演性」?身體的「表演性」是否連結了身體的記憶?身體的記憶是否又連結了空間的記憶?

    巴爾梅 (Christopher Balme) 著,《劍橋劇場研究入門》,頁 181-186。
    Fisher-Lichte, The Routle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25-34.

    6

    7

    作品觀賞

    3

    8

    空間

    劇場是表演的空間。在劃分了臺上與臺下的劇場裡,觀眾是怎麼觀看演出的?當代劇場與藝術又怎麼試探空間的「表演性」?

    巴爾梅(Christopher Balme)著,《劍橋劇場研究入門》,頁 60-74。
    Fisher-Lichte, The Routle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23-25.

     

    6

    9

    空間/記憶

    6

    10

    空間/記憶提案一

    6

    11

    參訪

    6

    12

    空間

    6

    13

    提案二

     

    6

    14

    製作/
    討論

     

    6

    15

    製作/
    討論

     

    6

    16

    期末呈現

     

    6

    17

    放假

     

    0

    18

    自主學習

     

    3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參與          30%
    提案報告          20%
    期末呈現          30%
    書面報告          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巴爾梅 (Christopher Balme) 著,耿一偉譯。《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台北:書林,2010。

    謝杰廷、張芳薇編。《當代展演》。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22。

    Erika Fisher-Lichte. The Routledge Introduction to Theatre and Performance Studies. Translated by Minou Arjom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Hans-Thies Lehmann and Patrick Primavesi. “Dramaturgy on Shifting Grounds.” Performance Research 14, no.3 (2009): 3-6.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