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科目希望透過影音製作學理教導、各類節目賞析、實作示範、製作指導等方式,帶領學習者認識影視產業發展歷史、影視節目特性與價值,了解節目企編、製作方法,並能根據專業團隊分工與製作流程,運用單機攝影、收音、剪輯,以及影棚多機製作設備,完成節目創作。
能力項目說明
透過學理教導、節目賞析、製作指導、團隊創作等方式,帶領學習者認識影視產業發展歷史、影視節目特性與價值,並從實際製作過程了解節目企編原則、專業團隊分工及節目產製流程等,也讓學習者彼此合作、共同完成創作。 主要教學目標如下:
1. 認識電視產業發展歷史,探討各國節目製作趨勢。
2. 了解影視節目製作原理,學習專業節目製作理念
3. 透過製作專題報導,提升實景拍攝、採訪撰稿、收音配音、剪輯後製等專業能力。
4. 認識學習影視節目類型,學習節目企劃原則,並練習編寫劇本。
5. 學習影棚節目製作方法,從創作中熟悉影棚節目製作流程與分工,學習影棚多機製作設備操作方法,培養團隊合作製播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教學主題 |
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間 |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09/09 |
影像製作學習導論 |
學習內容與學習方式 說明,實作分組說明 |
3 |
|
|
09/16 |
影視產業發展簡史 影視節目類型與製作流程 |
教學簡報 廖(ch1、2) |
選課確認/分組確認 |
3 |
2 |
09/23 |
專題報導導論 單機拍攝系統原理,基本構圖運鏡 |
教學簡報、實作指導 廖(ch3、4、5) |
單機系統架設接線與拍攝練習 |
3 |
2 |
09/30 |
單機拍攝收音原理與收音實作 |
教學簡報、實作指導 廖(ch6) |
校內特色建築報導練習 |
3 |
2 |
10/7 |
專題報導規劃報告,採訪問題討論 |
專題報導規劃表 |
個人專題報導提報10% (含完成聯繫與預訪) |
3 |
6 |
10/14 |
採訪攝影收音實作
|
廖(ch12、13) |
專題報導規劃完成,繳交小組規畫表 專題拍攝/採訪收音 |
3 |
6 |
10/21 |
拍攝檔案檢看 專題報導影音剪輯原理 旁白撰稿 |
拍攝檔案檢看指導
旁白撰寫指導 |
檔案檢看,影音品質確認 20% 旁白撰寫與繳交修改 |
3 |
6 |
10/28 |
旁白錄音 毛片檢看(roughcut)與修改 配樂字幕、專題報導後製 |
教學簡報 |
旁白錄音 專題剪輯 |
3 |
6 |
11/04 |
期中考周-專題製作發表與評鑑 |
專題報導發表與評鑑 |
3 |
|
|
11/11 |
影棚/多機製作節目賞析 節目企劃與腳本撰寫 |
教學簡報 節目企劃書 |
影棚製作流程與攝影機基本操作 綠幕主持+專題影片拍攝收音 主持開場+專題報導20% |
3 |
4 |
11/18 |
影棚節目製作流程與專業分工 |
教學簡報 廖(ch2) |
影棚節目企劃與報告10% |
3 |
4 |
11/25 |
攝影棚系統運用(攝影、收音、布景、道具、燈光) |
教學簡報 廖(ch10、14) |
腳本發表 影棚設備分組練習 |
3 |
4 |
12/02 |
控制室系統運用與團隊合作(導播口令、 畫面切換、收音混音、錄影、圖卡字幕) |
教學簡報 廖(ch10、14、17) |
控制室設備實作與分組練習 |
3 |
6 |
12/09 |
影棚團隊整合製作與分組製作指導(演出排練與正式製作) |
教學簡報 廖(ch15、16、17) |
分組製作指導(確認劇本、提前搭景打燈、收音設備接線測試等) |
3 |
6 |
12/16 |
影棚團隊整合製作與分組製作指導(演出排練與正式製作) |
影棚節目製作分組指導 |
分組製作指導(確認劇本、提前搭景打燈、收音設備接線測試等) 20% |
3 |
6 |
12/23 |
影棚節目後製作-影音剪輯、配音、配樂等(分組指導) |
影棚節目製作/後製作分組指導 |
分組後製作指導 |
3 |
4 |
12/30 |
影棚節目後製作-畫面特效、字幕等(分組指導) |
影棚節目後製作分組指導 |
分組後製作指導 |
3 |
4 |
01/06 |
期末作業發表與評鑑 |
影棚節目發表與評鑑20% |
3 |
4 |
(一) 期中作業與評鑑-專題報導拍攝製作,實景採訪攝製,報導重要社區議題、活動或人物,成品7分鐘,佔50%
1. 個人蒐集資料、選擇主題並初步連繫,撰寫專題報導規畫表(主題及背景說明、採訪重點與問題等,佔10%
2. 小組討論決定主題、確認重點及訪談問題/進行聯繫與約訪、進行拍攝採訪(至少採訪3人),完成檔案整理及命名,上傳雲端,繳交檔案,佔20%
3. 個人剪輯每人自行撰寫旁白-至少300字,自行配錄旁白-至少2分鐘、完成影音剪輯及字幕特效等,上傳雲端繳交成品;主持開場+專題報導成品,佔20%
(二) 期末作業與評鑑-影棚節目製作;節目成品15分鐘,佔50%
1. 團隊蒐集資料、發揮創意,撰寫及發表節目企畫書(迷你劇、音樂節目或競賽節目等),討論、及修正通過後撰寫腳本;佔10%
2. 按照分工各司其職,進行演出排練/完成製作前準備(排練、分鏡、場景、道具、服裝、化妝等) ,並按進度完成多機拍攝、收音、錄製;佔20%
3. 進行後製完成節目成品,包含片頭片尾、動畫、音樂、音效、字幕、成品輸出等,以及節目發表與互評;佔20%
(三) 務必準時上下課,認真與各階段製作工作,並準時繳交作業;出缺席與團隊合作情形納入重要評分參考。
(四) 影音製作資料量大,請準備大容量硬碟輯、運算效能良好的電腦與音質優良的耳機。
(五) 影棚節目製作有場景道具服化等有相關製作耗材費,除系上補助外,請修課同學適度預備並妥為管理運用。
(六) 務必認真參加影音實驗室工作坊,準時上課、認真練習及通過認證考試,以免影響全組器材使用及創作。
4. 廖澺蒼譯,2018,影像製作:電視、電影與新媒體內容產製,台北:五南出版社(教材)
5. 大衛.哈蘭.盧索(David Harland Rousseau), 班傑明.雷.菲利浦(Benjamin Reid Phillips)著,羅嵐譯,2017,圖解分鏡:影視製作必讀聖經!第一本徹底解說好萊塢分鏡實務關鍵(初版),易博士文化出版 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6. 夏彤 譯 麥可.翁達傑 (Michael Ondaatje)著2017電影即剪接 原點出版 (電子書)
7. 傅秀玲譯,2016,用視覺元素說故事: 創造電影、電視與數位媒材的視覺結構 ,台北:五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