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將訓練提案、單機短片製作、棚內多機導播作業等電視製作實務方法,結合線上/社群媒體播映,完成影音產製流程的完整培力。同時社區與業界公司進行產學合作,學習實務提案、影音社會實踐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1.介紹影像製作原理與影音新媒體趨勢
2.實作訓練學生具備初級單機製作能力並引發創造力
3.以多機棚內錄影實作訓練學生事前計劃與現場實作的配合技能
4.企劃案規劃、業界提案與簡報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0911 第一週 點名,解說課程進度
點名 解說課綱
電視/媒體產業歷史與趨勢
介紹坪林區公所與緯來電視合作方式
參展規劃(銀響力報導獎、tvbs永續報導獎、台北有影3..)
分組成立虛擬公司
0918第二週 廣電學生如何創業
112-1學生製作案例分享(邱子寧、顏至妤等)
公司成立流程 (亞維老師)
如何管理影視專案、解讀合約與履約
單機與棚內分工、職務介紹
0925第三週 電視台參訪
緯來電視網 產學合作(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480號3樓)
分組公司向緯來電視自我介紹/成員/專長(各組)PPT (10分鐘)
緯來電視台業師 : 機構介紹、經營理念、徵案需求
電視節目趨勢(緯來電視高層等授課)
*0929(日)坪林茶鄉走讀(全班參加,坪林區公所主辦,交通車接送)
1002第四週 創意、企劃與人機協作
創意發想過程、AI協作與企劃案規格(亞維)
影音實驗室器材考照程序(影音實驗室助理)
*開始企劃社會公益、永續環保等資訊短片
*有意坪林的小組於10/02跟老師提案討論修改後送坪林區公所
1009第五週 學生資訊短片製作得獎秘訣-陳秀鳳學姐/教授
*坪林區之外的組跟老師討論修改後開始製作
1016 第六週 各組報告-短片與多機節目與兩個節目案例
(利用AI 分析兩個節目的節目策略與內容成功關鍵 )
*各組40分鐘,30張(含PPT)
*資訊短片請分享3-8分鐘長度影片(與公益、地方創生、永續相關)
*多機棚內節目請擴大選材 : 商業性實境、選秀、遊戲節目外,也可考慮兒童節目、
社教、藝術介紹等藝文節目。
1023 第七週 節目企畫簡報、布景設計與討論
各公司向緯來製作人提一棚內製作案,每組單獨50分鐘與老師先討論
1030 第八週 分組向緯來製作人正式提案(政大課堂)
(每組25分鐘PPT簡報、Q&A 25分鐘)(亞維老師、緯來製作人講評)
1106第九週 放映各組專題報導短片作業與講評(陳秀鳳老師/王亞維老師)
小組影片修改後投稿台北市公用頻道
*坪林區公所合作案,擇日赴區公所放映
(棚內節目籌備,招募主持人、來賓等)
1113 第十週 金鐘製作人分享: 棚內節目製作心法與診斷(焦志方老師/學長)
1120第十一週 影棚、副控室設備、導播作業介紹(影棚與教室)
1127 第十二週 導播與助理導播,現場指導,AD、攝影師共同作業操作演練
(各組主持人試鏡完成)
(片頭 片尾字幕 側標 圖卡 音樂製作)
1204 第十三週 分組討論進棚run down 及劇本(分組亞維老師討論)
(含文字稿,主持人定裝照與布景設計簡圖)
(驗收片頭 片尾字幕 側標 圖卡)
1211第十四週 分組綜合整排(進棚)
( 片頭 片尾字幕 側標 圖卡 大字報 佈景片)
(主持人、來賓、VCR、鏡面製作等共同演練)
1218 第十五週 錄影/後製(新聞棚或緯來棚)-
1225 第十六週 錄影/後製(新聞棚或緯來棚)-
0101 第十七週 彈性周
0109 第十八週各節目完成放映/驗收(政大教室)
(緯來業師、焦志方老師、亞維老師)
課堂出席率與上課參與 30%
企劃案與劇本 (各兩分) 10%
節目製作品質 40%
組內互評 20%
作業要求
1.期中作業(團體作業) :資訊短片1則
*單機製作為所有電視節目製作的基礎,資訊短片製作包括題材與故事發展,資料蒐集與聯絡,實地拍攝與訪問,撰稿,剪接配音與字幕,幾乎包括所有的技術運用,是電視專業者的基本功課。但本學期短片對象可為台灣也可擴及東南亞或其他國外地區。
*請注意一定要有問題導向,明確的目標觀眾(TA),思考他們使用的平台並傳遞有價值的資訊、紀錄報導、實境或戲劇包裝都可、教學或議題短片也可。但這不是網紅一人表演型態,需要分鏡的敘事,也要有開始、中間與結束的結構。歡迎進行國際傳播,語言可用中文、英文、韓語、日語或東南亞語。
1)主題
1) 以政大附近社區為對象(如深坑、石碇、烏來、坪林,報導社區議題、促進創生、永續觀光或者永續議題報導。
2)所有工作人員均需為組員。
3)16:9 圖框拍攝(不要方形,除非另有考慮),故事敘述都須有開始,中間過程與結束的結構(即人物與故事背景介紹、過程、結尾)。
4)攝影機可向系上借用以高畫質錄影(或數位照相機拍攝,手機須為兩個鏡頭以上,4K畫質,手動),重點為高畫質。手動對焦,不得使用自動光圈,多用畫面與剪接來說故事。
5)可配樂,但請自創或找公共版權。
6)除照片外,可使用動畫或其他影像資料,但版權須清楚,總長勿超過30秒。
7)注意收音清晰,用指向麥克風收音(或小蜜蜂)。
8)可使用旁白,但切勿通篇旁白敘述,然後填畫面。
9)請上必要的字幕如人名 地名 時間 並應打上旁白字幕(字型、大小 由製作人協調全組統一)
10)本作業除於課堂播映外,必須以參展(台北市公用頻道台北有影、TVBS永續報導獎等)
2.期末作業(團體作業):棚內節目1個
棚內多機製作為電視棚內節目的基本模式,占90%生產量。本作業將以一個多機棚內節目為基礎來訓練棚內導播作業能力。主持人與來賓請依節目需求邀約,節目將送公共頻道播出。訓練學生的流程思維,副控導播作業與棚內調度能力,各組學生也須自行設計節目運行表(RUN DOWN),片頭,片尾,側標等。
題材不限,可為座談、教學、兒童節目、音樂或戲劇
1)學生12人為一組,分別擔任製作人,導播兼美術陳設,字幕助理導播、成音,VCR助理導播、燈光,現場指導、攝影師、收音、梳化等,演練與節目錄製地點在新聞館新聞攝影棚或緯來電視公司攝影棚。
2)主持人由各組向全校學生徵求或邀請,請不要用同班同學。建議比照業界,應徵者均經過試鏡,台風,相貌,音質與自信須符合專業。各組主持人之服裝造型請製作人,導播與主播共同討論,由製作人負責。來賓需與議題相關,不可扮演。
3)本節目包含主持人與來賓,設計片頭與片尾、佈景片、道具等共同完成一個至少25分鐘的棚內節目。(請一定要規劃棚內如何搭景,構工與儲存,目前新聞棚為素棚,學校並無景片儲放空間)
4)基於網路的國際連結,歡迎節目作國際化呈現(如英語旁白、英文字幕或跨國議題)
5)若設計在電視播出,版權請先處理。
3.節目企劃案與腳本(團體作業)
1)短片企劃案與棚內節目完整企畫案各1份(符合專業企畫案格式與內容)
2)企劃案請附劇本一份(符合專業電視節目格式)
參考書目
1. Television Production by Jim Owens, Gerald Millerson, focal press
2. 數位影片製作。Digital Movie Making. Gross, L. & Ward,L.著,廖澺蒼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
3. 影視攝影與構圖。Picture Composition for Film and Television. Ward,P.著,廖澺蒼譯,台北:五南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