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是新聞系大三、大四之選修課程,亦加入「創新與創造力學程」學程供全校大三以上同學修習。社交與行動媒體既是當代人們接受資訊的主要流通管道,亦是人們發表意見及參與公共討論的主要平台, 因此本課主要介紹社交與行動媒體之最新發展及理論觀點,特別關注社交媒體對於公共事務之影響,本年度課程與意藍資訊合作,使用OPVIEW數據觀測工具,透過專題實作方式帶領同學首先進行社群數據分析,瞭解網路社群對於特定議題的觀點,其次, 進行社群策展專題內容企劃與製作。
(開學前仍會進行課綱內容調整,第一周上課務必到課,實際上課周次安排及進行方式以第一堂課說明為準)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將透過課堂講授、案例分析討論與專題實作方式,探討社交媒體邏輯與不同平台結構之組成特徵,以及人們透過社交媒體進行資訊分享與集體行動所代表意涵,包括社交媒體對於政治傳播、災難傳播、社會運動,以及對於新聞專業與資訊操弄的影響。
社交媒體對於當代社會影響十分廣泛,人們每天在Facebook、Twitter、Instagram按讚、分享、聊天、打卡、標籤時,我們同時也在進行人際互動、資訊分享、意見表達、溝通討論、訊息傳遞等自古以來既有的傳播活動,但這些活動經由社交媒體中介之後,產生了大量的數據與外溢效果。
社交媒體重新形塑了人們的自我認同、社群認同,以及接受訊息的方式,造就了網絡化的自我與社群。社交媒體的群眾動員力量促成了社交媒體事件的發生,像是阿拉伯之春以來發生在各地的網絡化社運、或是在重大災難事件中,群眾運用傳播科技對外傳遞訊息,例如:日本311地震海嘯,社交媒體發揮了快速凝聚群眾與傳遞資訊的功能,社交媒體也影響了政治選舉事件的結果,像是英國脫歐公投、各國選舉,都是以社交媒體做為凝聚選民人氣的主戰場。然而,社交媒體的平台特質亦使它成為政治宣傳與資訊操弄的工具,近年來的政治極化現象、仇恨政治、假訊息操弄與它脫不了關係。
由於本課程加入數位人文課群計畫 ,為了與其他課程相互銜接,並帶領學生進行數位人文作品實作,因此課程結構調整 ,將社交與行動媒體的理論概念濃縮至三分之一,學生專題實作部分占三分之二,包含第一階段的專題網路數據分析報告,第二階段的社群策展內容專題製作。因此,課程結構分為以下三部分:
(一)社交媒體平台與網路社群:介紹社交媒體平台、網路社群、媒體文本形式,如何影響當代社會資訊流通與社群參與模式。
(二)網路數據撈取與資料探勘分析:各組針對特定議題進行新聞網站、社群媒體、批踢踢論壇等網路數據撈取與資料探勘,瞭解特定議題通常與哪些相關字、目標對象構連 ,提出數據分析報告。
(三)社群策展內容企劃與製作:各組針對前述數據分析報告,進行專題的社群策展的內容規劃製作, 包含圖卡、攝影、短影音或外部連結等多媒體形式內容,最利用社交媒體策展。
各組學生期中選定專題方向,以新聞傳播或永續相關之重要議題為主,第一階段專題報告是網路數據分析,透過資料探勘與資訊視覺化等工具,瞭解新聞或社交媒體上當人們在談論「綠能」或「買房」時,最常被提及的是那些關鍵字,藉由數據分析提出分析報告,第二階段社群策展內容製作則是根據前述數據分析結果來規劃內容,以Instagram為策展平台,以十張照片、圖卡、短影音、文字、或外部連結等多媒體形式進行數位內容製作。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日期 |
課程主題 |
教學方式 |
授課教師 |
1 |
9/11 |
課程簡介 |
說明課程要求及小組作業進行方式 |
鄭宇君 |
2 |
9/18 |
社交媒體邏輯:社交媒體平台的類型及特徵 |
講授、討論 |
鄭宇君 |
3 |
9/25 |
社交媒體文本、影像與超連結 |
講授、討論 |
鄭宇君 |
4 |
10/2 |
數據撈取與分析工作坊(I) |
講者:意藍資訊 介紹 社群資料收集與分析工具 |
鄭宇君 意藍資訊 |
5 |
10/9 |
數據撈取與分析工作坊(II) |
講者:意藍資訊 介紹分析及資訊視覺化工具 |
鄭宇君 意藍資訊 |
6 |
10/16 |
自主學習 |
各組運用OP view作業完成指定作業一 |
助教討論 |
7 |
10/23 |
指定作業一報告與討論 |
小組提交指定作業一與報告檢討 |
鄭宇君
|
8 |
10/30 |
網絡化社群:群眾外包與群體迷思 |
各組提交期末報告題目 |
鄭宇君
|
9 |
11/6 |
社交媒體與政治傳播 |
案例討論與各組期末專案進度報告 |
鄭宇君
|
10 |
11/13 |
社交媒體與災難事件 |
案例討論與各組期末專案進度報告 |
鄭宇君
|
11 |
11/20 |
社交媒體策展工作坊 |
介紹社群媒體策展的案例與版型 |
鄭宇君 業師 |
12 |
11/27 |
社交媒體宣傳與資訊操弄 |
案例討論與各組專案進度報告 |
鄭宇君
|
13 |
12/4 |
小組進度報告(一):專題數據分析成果報告與業師建議 |
各組報告專題之社群數據分析成果報告 |
鄭宇君 意藍資訊 |
14 |
12/11 |
數據撈取與分析工作坊(III) |
講者:意藍資訊 各組練習與討論 |
鄭宇君 意藍資訊 |
15 |
12/18 |
小組期末報告1:社策策展內容專題製作成果報告 |
各組用Instagram為策展平台,每組用10張圖卡講述新聞事件或議題 |
鄭宇君 業師 |
16 |
12/25 |
小組期末報告2:社策策展內容專題製作成果報告 |
各組專題之社群策展內容製作成果 |
鄭宇君 業師 |
17 |
1/1 |
元旦放假 |
|
|
18 |
1/8 |
自主學習 |
繳交期末成果報告 |
|
全班分十組,小組報告以3-4人為一組,期末依小組成員互評做為小組成績之個人分數調整依據。
全班分十組,小組報告以3-4人為一組,期末依小組成員互評做為小組成績之個人分數調整依據。
(一)社交媒體總論:平台與社群
(二)社交媒體事件與資訊操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