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文化產業與智慧財產權專題實作(一)

Course Name: Practice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1.5

學分數

Credit(s)

1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注意:新選課同學請和授課老師討論後再選課。

本課程為原「文化產業與智慧財產權」的延伸課程。透過和內容產業的合作,讓學生執行與智財權有關的專案,以從業師身上學習實務知識。不過,選修者不要求先修「文化產業與智慧財產權」。


This course is originally an extens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ustrial experts will join the course to assign a project to each participating student. The project will be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ject, the student will learn practical knowledge from the expert. Notably, students are not required to take the course "Cultural Industr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學生預期可練習執行專案的過程,包括議題擬定、時程規劃、解決手段等等。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how to conduct a project by defining an issue, planning a schedule, and finding solutions.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注意:本實作課程要修滿上下學期,以才能認可為畢業條件的實習。

     

    執行方式:以實作課程為中心,而提供參與單位相關的智財事務服務。

     

    1、個案1(長期個案):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

    計畫1:動漫祭現場智財諮詢活動

     

    2、個案2(長期個案):樂易創

    計畫1:著作權法如何保障AI輔助歌曲創作APP的商業模式

    計畫2:AI輔助音樂創作相關專利之分析

     

    3、個案3(長期個案):社團法人台灣線上影視產業協會

    計畫1:協助協會增加著作權法議題的發聲能量。初步的作法是關注法院的實務判決、及國內外立法動態。

    在法院的實務判決部分,可持續追蹤智財法院或其他國內外法院的著作權法判決。針對與OTT產業有關的判決,將其內容編輯成通俗性文章和製作簡單的長輩圖,並將該些文件刊登在協會網站或社群媒體。

    在國內外立法動態部分,可報導國內外的立法新聞。在國內部分,持續追蹤主管機關或立法委員的修法提案,並解析而以OTT產業的角度提出建議。在國外部分,可報導外國的修法動態,並點出可能對我國制度改善的啟示。

     

    4、個案4(長期個案):台北市音樂創作職業工會

    計畫1:推廣音樂相關的著作權法或一般智財權知識,例如:(1)協助樂團或單獨創作者申請團名或藝名商標;(2)關注著作權法之法院實務判決、及國內外立法動態,並撰寫相關報導。

     

    5、個案5(長期個案):亞太音樂集體管理協會

    計畫1:協助有關版權事務的處理。

     

    6、其他活動:小型的產業座談、企業參訪等。

     

    駐點實習:駐點實習指學生一週中有固定時段全程待在合作單位。此固定時段由學生和合作單位協調決定。學生於合作單位內協助處理智財權有關事務,以藉此瞭解智財相關領域的實務工作內容。駐點實習原則上於學期中(3至6月、10至1月)實施,但亦可在暑假期間(7和8月)執行,取決於學生的參與狀況和合作單位的意願。另對是否給學生津貼補助之問題,全由合作單位依其內部規定處理。

     

    專題研究:專題研究指合作單位指定學生研究智財議題,包括國內外法制、法院判決、政策等方向,但亦可視學生能力而指定研究其他議題。專題研究原則上於學期中執行。學生固定至合作單位報告進度,其頻率為每個月至少一次。在報告活動中,學生可和業師交換意見,以學習實務上的思維。另合作單位可利用此形式來提供單位內的教育訓練活動。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1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80%

    其他: Others: 執行個案任務。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分採三個等級:基本參與達到(包括將參與的活動或心得報導於所電子報,並於第17週前刊登)時,得90分;完成個案研究報告(PPT或WORD),則增加至93分;完成個案教材資料(PPT),則增加至97;將個案研究報告完成投稿者,增加至98-100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NA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NA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