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藉由本堂課,學生將會瞭解表達創作與助人工作的結合與應用,多元媒材如何成為助人工作的酵酶,促進助人工作的深入與發展。
能力項目說明
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後,將具有以下知識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WEEK 1 課程介紹
WEEK 2 The art of doing social work
WEEK 3-4 Creativity as a healing force
WEEK 5 國慶日
WEEK 6-7 Materials, process, and product
WEEK 8 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
WEEK 9 動覺系統
WEEK 10 感覺系統
WEEK 11 感知系統
WEEK 12 情感系統
WEEK 13 認知系統
WEEK 14 象徵系統
WEEK 15 創意層級
WEEK 16 回顧與分享
WEEK 17-18 16+2週:依據有興趣議題及課程表達性系統討論視角自主深化學習。
創作體驗日記 (20%)
於課堂創作體驗後,記錄自己對藝術創作過程的體驗與感想、對藝術媒介的探索與思考、與在創造過程中引發的自我省思。
課堂報告(25%)
WEEK 9-15分組介紹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並帶領創作體驗。
書面報告 (35%)
擇一有興趣的案主群,選用一至三項媒材設計藝術治療處遇,並至少進行一次體驗嘗試。報告需包含案主(群)的心理社會評估,敘明處遇設計及使用媒材原因。書面報告於第18週繳交。
書面報告並包含參與校內課程〈跟著榮格去旅行〉的心得收穫及透過參與反身思考表達創作社會工作的反思紀錄。
4. 課堂出席與參與創作/討論 (20%)
#本課程無涉及AI使用。
Hinz, L. D. (金傳珩譯)(2018)。〈表達性治療連續系統:運用藝術於治療中的理論架構〉。 臺北:洪葉。
LeCroy, C. W.(李晏甄、林立譯)(2013)。〈社工員的故事:傾聽助人工作者的心聲〉。新北市:群學。
Malchiodi, C. A. (2002). The soul’s palette. Boston, MA: Shambhala.
Rubin, J. A. (1984). The art of art therapy. Levittown, PA: Taylor & Francis.
Wadeson, H. (1995). The dynamic of art psychotherapy. New York, NY: Wiley.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