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以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詮釋為基礎,增進學習者對工會與勞動三權之瞭解,並與我國法制進行比較分析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
藉由基本原則之認識與各國制度比較強化研究生對工會法及工會相關問題深入之瞭解。本學期重點為透過國際勞工組織對團結權之詮釋,增進學習者對工會與勞動三權之瞭解。
學習成效
瞭解我國工會法制與工會問題,認識我國法制與國際落差,並思考解決之道,培養國際觀。
藉由英文文獻閱讀,強化外文閱讀及文獻運用之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
此項目呈現以下兩個數據:
每周課堂教學時數: 2 小時
每周預習/複習時數: 4 小時
每週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請詳述每週課程內容/授課方式與學生預習內容/學習活動/課後作業】
一~三週:老師講授
四~十七週:課堂報告與討論
十八週:綜合討論
研討主題
一、 工會之源起
二、 工會組織之法理基礎
1、 國際宣言、公約與憲章之規定
2、 團結權與結社權--工會之法律性質
三、 工會之成立要件
四、 工會組織權
五、 工會之組織型態(一元化工會與多元化工會)
六、 工會組織之禁止與限制
七、 工會活動權
八、 工會之保護與不當勞動行為
九、 我國工會現況與法制之檢討
1、 工會組織
2、 職業工會的特殊問題
3、 工會行為之民刑事免責
十、 其他國家工會組織概況
1、 德國
2、 美國
3、 日本
十一、 社會夥伴與勞工參與
教學方式 Teaching approach
前三週由教師講授課程基本概要及團結權基礎概念,其後各週以課堂報告及共同討論為主
課堂報告:由同學翻譯國際勞工組織2006年結社自由委員會有關團結權之決議與基Freedom of Association—Compilation of 本原則彙編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2018,並於課堂報告翻譯內容,再由授課教師進行講授分析,最後由學生提出問題與共同討論。
評分標準 /成績相關規定 Course requirements/Grading standards
課堂報告及討論40%
期末報告:1.翻譯整理並與我國制度作比較40%
2.文獻閱讀報告20%
1、ILO,Freedom of Association—Compilation of decisions of the Committee on Freedom of Association,2018。
2、ILO,Freedom of Association—Digest of decisions and principles of the Freedom of Association Committee of the Governing Body of the ILO,2006
3、Manfred Weiss and Marlene Schmidt, 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Germany 3rd ed. 2000.
4、Alvin L. Goldman,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79.
5、B. Hepple/S. Fredman,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Great Britain1992.
6、Michel Despax/Jacques Rojo,tLabour Law and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France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