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你有看過《八尺門的辯護人》嗎?是否曾思考,為何其他國家的居民會選擇離開家鄉來到異鄉工作?當面對陌生的雇主時,跨國工作者將面臨哪些生活適應、工作環境和雇主要求的挑戰與衝突?這些議題一直是人類學家與勞動過程(labor process)學者長期關注的課題。
本課程透過人類學及勞動過程的研究,為學生提供臺灣和中國勞動及相關研究的理論基礎。課程從勞動與工作的概念化開始,帶領學生透過不同的主題,了解不同時期勞動研究的發展,以及勞動研究的各個面向,包括:控制與抵抗、甘願/妥協、階級意識的形成與轉變、國家干預與缺席、勞動與身體、性別與交織性、情緒與勞動、時間性與現代性、不穩定性(precarity),以及空間與地方。課程的最後,學生將了解近年來勞動研究的幾個新興主題,包括:零工經濟、來自新興地區的跨國企業、數位勞動以及人工智慧。
能力項目說明
1. 培養學生對勞動研究相關議題的思考與研究能力
2. 幫助學生掌握相關主題的研究內容,為日後繼續升學或就業奠定基礎
3. 培養與增進報告寫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 課程介紹
第二週 勞動與工作的概念化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三週 控制與抵抗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四週 甘願/妥協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五週 國慶日
第六週 國家干預與缺席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七週 勞動與身體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八週 性別與交織性
課堂演講:擬邀請簡永達先生分享他的著作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九週 情緒與勞動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週 時間性與現代性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一週 不穩定性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二週 空間與地方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三週 新興議題:零工經濟
課堂演講:擬邀請邱馨慧小姐分享她的研究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四週 新興議題:來自新興地區的跨國企業
課堂演講:擬邀請卓浩右博士分享他的研究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五週 新興議題:數位勞動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六週 當代議題:人工智慧
指定讀物:
參考讀物
第十七週 期末報告發表
第十八週 期末報告發表
1. 5 次課前預習短文作業 (30%):學生選擇感興趣的主題撰寫一篇約 750 字的短文。短文內容包含600 字的文章摘要,以及 150 字有關學生對於文章的評估與提問。學生請儘早完成這項作業,建議不要拖到學期尾聲才做。
2. 3 次小組報告(15%):修課同學分為三到四組,每組負責介紹三個週次的文章內容、帶討論。依照修課的人數以及學生的意願,報告的形式可視情況調整成個人報告。
3. 課堂參與(15%):評分包含課堂出席率、文章是否閱讀,課堂討論的參與。
4. 期末報告(40%):這項作業可以再分為:期末報告計畫(佔 5%,於期中繳交)、期末報告發表以及互評(佔 5%),以及最後針對意見修改後的期末報告(佔 30%,約 7,000 到 8,000 字,包含註釋但不包含參考書目字數)。課程鼓勵學生從相關主題以及新興議題中,選擇一到兩個項目撰寫期末報告。期末報告要能反映學生對於相關主題的思考與研究能力,而不是僅僅摘要讀物的內容,或者闡述學生上課的心得。最後,建議學生學習使用參考書目管理軟體(例如:Endnote)。
教師自編講義並提供修課的同學文章的PDF文件,因此無需購買指定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