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危機處理

Course Name: Crisis Management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2.0

學分數

Credit(s)

2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危機的概念,由來相當久遠。早在上古時代,希臘人就有 krinein 這個字,後來演化成名詞 krisis 和動詞 krino,它有幾個相關的含義,即「分離」、「決定」、「區別」和「轉折點」。因此我們可以把危機視為一個「關鍵時刻」(critical time),就是「那個時刻」之前與之後的情況、是比大多數的「其他時刻」的前後「大大地」不同的。所謂「關鍵時刻」,通俗的理解,也就是「轉折點」--- 本來是平靜的(或者表面上是這樣)但是經過某個「轉折點」之後,情況(或形勢)出現重大的變化,受到波及的成員(或者是國家、或者是國家的集體、甚至是國際社會)都面臨緊張、挫折、失落、戰爭、甚至安全的威脅。必須分析情況、小心應對、區別敵人、尋求盟友、方可安然度過。有些人說「危機」是「危險」加「轉機」,但這是說不準的。有句詩意十足的陳述,倒是和這個盼望一致,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過不必然如此,倘若環境惡劣、自己判斷錯誤、或者輕敵、很可能將一路失敗到底。個人會有危機、企業也會有危機、國家更不必說、國際社會出現危機,將可能引發世界大戰,只不過個人或企業的危機事小、影響有限,國家和國際社會的影響就是數千萬家庭、數十億人的身家性命。現在是國際互動極為頻繁的時代,歷來出現了多次的危機,有些危機是平安度過、有些危機並非如此,有些甚是走向大型戰爭。因此,作為現代人,我們應瞭解,我們常常與危機為伍、甚至身陷危機當中,對於危機的起源、發展、決策、這些關乎國家安全的知識,我們有理解和研究的必要。因此,這是「危機處理」課程開課的初衷,不禁想起《韓非子》八卷二十五篇的幾句話,值得深思:「安危在是非、不在強弱;存亡在虛實,不在於眾寡」,信哉斯言!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這門危機處理課程所學、是以國際關係訓練為基礎,兼以國際衝突、衝突解決、運用外交決策模型、加以不同國家信心建立措施經驗、綜合而得的知識。在現代多元又變遷迅速的國內外環境,研習危機處理,可幫助學者認知環境、審慎做出決策、找尋最適切的作為,求取所屬團體的最大利益、乃能立於不敗之地。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第一週      危機處理的界定(教師以 ppt 講授危機的一般概念和研究趨勢)

    第二週      危機處理、或危機管理?管理與處理的區別

    第三週      暴力的來源

                   Lloyd Jensen and Lynn H. Miller, Global Challenge: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97), pp. 187-211.

    第四週      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

                   林碧炤,「國際衝突的研究途徑與處理方法」,《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3期,民國85年3月,頁1-28。

                   林碧炤,「論危機處理:美國的研究與經驗在評估」,《美歐月刊》,第十卷、第五期,民國84年5月,頁4-39。

    第五週      理解現代國際衝突

                  Chapter 3: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onflict," Hugh Miall, et. al., Contemporary Conflict Resolution: The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Deadly Conflicts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9), pp. 65-94.

                  Chapter 4: "Preventing Violent Conflict," pp. 95-127.

    第六週      國際戰爭及其原因

                  Chapter 1: "International War and Its Causes." pp. 3-26.

                  Robert Jervis, "Arms Control, Stability, and Causes of Wa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8, no. 2, 1993, pp. 239-253.

    第七週      民主化與戰爭

                  Edward D. Mansfield and Jack Snyder, "Democratization and War," Foreign Affairs, vol. 74, bo. 3, pp. 79-97.

                  "Patterns of Future Conflict"

    第八週      危機與戰爭

                  "Conflict, Crisis, and War: Cumulation, Criticism, Rejoinder"

                   "Redefining Security"

    第九週      世界層面的危機

                   "Crisis in World Politics."

                    "A Study of Crisis." 

    第十週      危機模型的探討

                   "Unified Model of Crisis"

    第十一週    危機處理真的可能?

                      "Is Crisis Management Always Possible?"

                      "Crisis Diplomacy"

    第十二週    危機外交

                     "Crisis Management vs. Crisis Diplomacy."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Crisis Management"

    第十三週    互動的危機決策

                      "Interactive Decision-Making"

                      "The Notion of Win-Win"

                      "Second-Track Diplomacy"

    第十四週    危機當中的溝通

                      "Communications and Crisis"

                      "The Bureau-Politicss of Crisis Management"

    第十五週    大國的互動

                      "Explaining Great Power Cooperation in Conflict Management"

    第十六週     信心建立措施

                       各國的經驗

    第十七週    知名的世界危機及解決

                      古巴飛彈危機

                      福克蘭群島危機

                      波灣戰爭危機

    第十八週    期末口頭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5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Take-home 期中考試一次: 30%

    課堂報告: 20%

    期末報告: 5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請研讀教師指定讀本即可。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毋需連結。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