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科目將透過研讀重要專書、學術期刊論文、政府出版品以及具有代表性媒體報導,協助選課同學有系統了解情報與安全的重大議題,包括情報學之由來、情報之意義與重要性、情報與反情報、情報機構、情報監督、情報與法治、以及情報合作等。
能力項目說明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
課堂參與與討論:40%
期末個人報告:50%
出缺席:10%
一、中文部分 王政,國家安全情報監督之研究(桃園市:中央警察大學,2015年)。 李修安、王思安編著,情報學(台北市:一品文化,2014年)。 汪毓瑋,情報、反情報與變革(上冊)(新北市:元照,2018年)。 汪毓瑋,情報、反情報與變革(下冊)(新北市:元照,2018年)。 汪毓瑋,新安全威脅下之國家情報工作研究(台北市:遠景基金會,2003年)。 孫子作,馬俊英主編,孫子兵法(台中市:好讀,2005年)。 張殿清,間諜與反間諜(台北市:時英,2001年)。 郭美惠譯,金賢姬著,我曾經是恐怖分子(台北市:月旦,1996年) 趙冰峰,情報學:服務國家安全與發展的現代情報理論(北京:金城,2017年)。 趙明義,當代國家安全法制探討(台北市:黎明文化,2005年)。 羅明安、肖皓元譯,Abram N. Shulsky、Gary J. Schmitt著,無聲的戰爭:認識情報世界(北京:金城,2010年)。
二、英文部分 George, Roger Z. and James B. Bruce, Analyzing Intelligence: National Security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14). Johnson, Loch K., National Security Intelligence: Secret Operations in Defense of the Democracies (Cambridge, UK;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17). Pillar, Paul R., Intelligence and U.S. Foreign Policy: Iraq, 9/11, and Misguided Refor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