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台灣原住民語言—泰雅語

Course Name: Languages of Taiwan Aborigines-Atayal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2.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大綱為一學年教學設計。旨在培養學生對於當代泰雅族語言文化發展能有基本認識,奠定語言學習之基礎。透過對台灣原住民族泰雅族語之學習,瞭解其民族社會文化之內涵,進而培養觀察記錄及比較研究之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本課程教學之「泰雅語」,係針對「Kinhakul」,即昔日民族學、語言學所分類之「Squliq賽考列克群」方言,2002年行政院原民會族語認證分類所謂之「賽考利克泰雅語」。
    2. 上課主要教材為教育部與行政院原民會共同發行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原住民族語賽考利克泰雅語學習手冊第一階」;輔助教材為《泰雅族語文化教材》。上述兩教材,前者作為初接觸泰雅語學習者之入門基礎教材,後者則為促進學習者對泰雅族語言及社會文化之認識。上課內容除此兩教材並延伸介紹討論之議題外,儘可能地做方言間之對照比較,並與教師個人之田野經驗暨相關採集素材,歷來泰雅族研究之相關文獻進行對話討論。
    3. 本課程除引介比較泰雅語書面文字化發展歷程中之各家語音書寫符號使用及相關之紀錄、現行各式泰雅族語教材等基礎語言教學外,並配合與泰雅族相關之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等面向之題材,俾使修課同學透過語言的學習,對於「泰雅民族語言文化」、「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與文化變遷」等議題能有更為深入與寬廣的學習視野。
    4. 為加強語言學習,課後宜連結泰雅語線上教學之相關網站點選「數位學習」,即可進行反覆練習,累績單字及熟悉句型。

     

    本課程的教學亦會對泰雅族社會文化議題的後續發展進行關注。當代新興的部落生態旅遊及文化展演、人文導覽除了受國內外旅遊業所關注,亦是部落生存發展的熱門話題。如何從學習泰雅語的過程來了解泰雅族的社會人文、山川地景、自然資源以及文化資產也是本課程連帶希望達到的目標之一。理解當代泰雅語的基本知識,培養具備初步的書寫聽讀能力。同在文化、生態多樣性的認知下,尊重多元民族文化及其延續發展的機制,以及強化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相關問題的思考與解讀力度。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日期/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

    (含課堂教學時數)

    1-3

    泰雅語概說

    - pinbhwayan pin’yugan binnrwan ke na Tayal, cinbcyan binnrwan qtqutux knita na biru ke

    Tayal, pspngan cinbcyan binkgan na minzok, rhzyal nqu sinlbangan qtqutux qalang ru ubuy gluw, binkgan pinspngan ke Tayal qu koka

    泰雅族概述,民族分類認定、國家族語認證與分類,語書面文字化過程、族語書寫符號比較、

    閱讀參考書目所列及上課所發講義比較各家族語書寫符號異同,認識泰雅族語書面文字化過程

    15

    4-7

    《賽考利克泰雅語第一階學習手冊》1-3

    泰雅族的歷史與地理

    - pinqzywan na ’ringan kinmhgan, pinsbangan na pinshzyan

    起源傳說、遷徙拓展

    泰雅族的歷史與地理

    -〈祖先的腳步〉紀錄片欣賞討論

    課後線上「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複習

    配合《泰雅族語文化教材》教材第1-2課的相關進度內容

     

    〈祖先的腳步〉觀影作業

    20

    8-11

    《賽考利克泰雅語第一階學習手冊》4-6

    泰雅族的歷史與地理

    - sinlyusan llyung ru rhzyal nqu sinlbangan qtqutux ubuy gluw

    社群部落流域地理分布

    課後線上「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複習

    配合《泰雅族語文化教材》教材第3-4課的相關進度內容

    20

    12-14

    《賽考利克泰雅語第一階學習手冊》7-8

    泰雅族的歷史與地理

    • 泰雅族Lmuhuw口述傳統文化資產

     

    -Lmuhuw言的記憶〉

    紀錄片欣賞討論

    課後線上「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複習

    配合《泰雅族語文化教材》教材第1-5課的相關進度內容

    Lmuhuw言的記憶〉觀影作業

    15

    15-18

    《賽考利克泰雅語第一階學習手冊》9-10

    泰雅族的歷史與地理

    - pinqzywan na ’ringan kinmhgan, pinsbangan na pinshzyan

    起源傳說、遷徙拓展

    - sinlyusan llyung ru rhzyal nqu sinlbangan qtqutux ubuy gluw

    社群部落流域地理分布

    課後線上「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複習

    配合《泰雅族語文化教材》教材第1-5課的相關進度內容

    分組報告

    15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7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項目

    配分

    2次個人作業(每項10分)

    20

    期中分組報告(含書面、ppt)

    30

    學期筆記、學習心得整理

    10%

    期末考試(朗讀、筆試)

    20

    課程參與(出席、課堂討論、小考)

    2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 《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小島由道(黃智慧編譯)
          1915(1996)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中譯本,台北:

          中研院民族所。

    黃榮泉
        2003,《復興鄉泰雅族故事一》,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丸井圭治郎

          1915 《タイヤル蕃語集》 出版地不詳 出版者不詳  

    台灣基督長教會泰雅爾中會

          2016 QWAS  TAYAL泰雅爾聖詩》苗栗:泰雅爾中會。

    台灣聖經公會(Rev. Clare McGill穆克禮)

          1974 《國語泰耶爾新約聖經》臺北:台灣聖經公會。

    台灣聖經公會(Watan Yawi林春暉)

    2003 SINSMAN KE UTUX KAYAL BIRU NA TAYAL泰雅爾語聖經》

          台北:台灣聖經公會。

    多奧.尤給海、阿棟.優帕司

        1991,《Lpgan ke’ na Tayal泰雅爾語讀本》,新竹:泰雅爾中會母語推行

              委員會。

        1991,《Pin’aras ke’ na bnkis Tayal泰雅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新竹:

              泰雅爾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

    佐山融吉

    1918/1983 《蕃族調查報告書大么族前篇》台北:南天書局。

    1920/1983 《蕃族調查報告書大么族後篇》台北:南天書局。

      李瑛

          1998,《泰雅族語文化教材》,台北:師大成人教育中心。

      易家樂SØREN EGEROD

          1999,《Atayal – English Dictionary》,丹麥: Det Kongelige Danske

          Videnskabernes Selskab

      易家樂SØREN EGEROD (陳勝榮 編譯)

          2005,《泰雅語字典》,台北:烏來鄉公所。

    2018《泰雅族語字詞典》新北:大桶山泰雅文化藝文中心。

    吳榮順

    2014 《泰雅史詩生生不息林明福的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林明福

    2017 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1》台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馬場藤兵衛

    1931 《タイヤル語典》新竹:新竹州警察文庫。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臺北: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室。

      陳勝榮

    2017《原住民族泰雅語學習教材賽考利克語系列之一初階學習教材本及CD教材》臺北: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藝能產業協會。

    2019《泰雅族語學習教材》新北:大桶山泰雅文化藝文中心。

    2019《彩虹民族的世界》新北:大桶山泰雅文化藝文中心。

    飯島幹太郎

       1906 《黥蕃語集》台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森丑之助

    1917/1996 《台灣蕃族志》台北:南天書局。

    黑帶巴彥(曾作振)

    1996 〈泰雅族的蓋日覓弘〉,《山海文化》13108-113

    2002 《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2018 《泰雅文化大全》新竹:黑帶巴彥(曾作振)。

    2018 《黑帶巴彥的泰雅文化畫集》新竹:黑帶巴彥(曾作振)。

    黑澤隆朝

    1973 《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東京:雄山閣。

      黃美金

          2000 《泰雅語參考語法》台北:遠流出版社。

      黃美金、吳新生

          2016 《泰雅語語法概論》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廖守臣

    1984 《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

      廖英助

          1989,〈關於yumin pirayyabu ulay叔姪的和諧關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0,〈寫給家人的信〉,《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5,〈Saqoyaw部落社會見聞記----以泰雅語記錄的族群歷史文化〉

           ,《台灣南島民族母語研討論文集》: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2003,《泰雅爾語辭典》,南投:廖英助。

          2006,《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一》,南投:廖英助。

          2007,《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二》,南投:廖英助。

          2008,《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三》,南投:廖英助。

          2009,《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四》,南投:廖英助。

          2011,《泰雅爾族人的文化專輯五》,南投:廖英助。

          2014,《TAYAL–Chinese泰雅爾語-漢語辭典》,南投:廖英助。

      臺灣總督府

          1931,《アタヤル語集》,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8(1994),《高砂族調查書五》,臺北:南天書局。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   https://web.alcd.tw/classroom/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委託臺北市立大學族語數位中心 設計製作  
    「原住民族語E樂園」網站 ( http://web.klokah.tw/news/?nid=12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電子書城    https://alilin.apc.gov.tw/tw/
    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中心http://ilrdc.tw/
    線上族語辭典https://e-dictionary.apc.gov.tw/Index.htm
    台北市母語巢http://taipei.pqwasan.org.tw/
    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www.apc.gov.tw/
    泰雅族語推動組織https://www.facebook.com/%E6%B3%B0%E9%9B%85%E6%97%8F%E8%AA%9E%E6%8E%A8%E5%
    8B%95%E7%B5%84%E7%B9%94-642820346356252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