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比較與發展行政學是源於戰後西方國家對落後國家現代化研究之其中一項分支,是一種西方本位的學問,強調未來與西方發展之趨同性。本課程定位上改以我國/東方為中心,透過各國與我國公共行政發展之比較,來進行自我瞭解及反思我國行政管理制度之特徵,剖析我國與其他國家行政運作異同之處。透過比較分析讓學生領悟我國行政制度之運作邏輯與優缺點,也可以透過對國外制度之剖析,發掘我國行政改革之各種可能性及盲點。現實上,作為後進同時兼具悠久深厚行政發展的國家,我國不斷移植國外經驗到本身既有制度之中,究竟兩者之兼容程度為何?我們是否錯誤學習某些國外經驗?移植國外經驗是否必須符合某些先決條件?在回答這些問題前,我們應先好好學習國外制度的邏輯,並與我國制度作有系統的比較。以上是本課程的學習主旨。
本課程首先針對行政體系比較的主要面向進行授課,當中會對比我國的相關體制發展。除期末考試外,同學須閱讀一篇本課程所附的學術文獻,並作心得報告;此外,修課同學會以分組形式自行開發專題,比較我國與國外公共行政與政策之異同,作為學習成果。
能力項目說明
日期 Date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9/12 |
說明課程方向與安排 |
課程簡介及 |
|
2 |
3 |
9/19 |
導論 |
西方比較與發展行政之介紹 |
講授與討論 |
|
|
9/26 |
比較研究之途徑與方法 |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10/3 |
現代行政體系呈現 |
東西方行政體系之比較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一) |
2 |
3 |
10/10 |
國慶日放假 |
停課 |
|
|
|
10/17 |
法律與公共行政 |
習慣法與大陸法體系對公共行政之影響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二) |
2 |
3 |
10/24 |
政治與行政關係 |
政治體制對行政之影響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10/31 |
官僚體制比較 |
官僚類型、文化、管理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三) |
2 |
3 |
11/7 |
地方與基層治理比較 |
各種地方治理模式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11/14 |
最基層的行政單位:戶籍 |
人口管理與行政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11/21 |
行政改革的選擇 |
後進國家的行政改革問題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11/28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2/5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2/12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2/19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2/26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2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1/9 |
期末考 |
|
|
|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日期 Date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
|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
||||
2/15 |
說明課程方向與安排 |
課程簡介 |
|
|
|
2/22 |
導論 |
西方比較與發展行政之介紹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3/1 |
比較研究之途徑與方法 |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3/8 |
現代行政體系呈現 |
東西方行政體系之比較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一) |
2 |
3 |
3/15 |
法律與公共行政 |
習慣法與大陸法體系對公共行政之影響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3/22 |
政治與行政關係 |
政治體制對行政之影響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3/29 |
官僚體制比較 |
官僚類型、文化、管理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二) |
2 |
3 |
4/5 |
清明節假期 |
|
|
|
|
4/12 |
地方與基層治理比較 |
各種地方治理模式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4/19 |
最基層的行政單位:戶籍 |
人口管理與行政 |
講授與討論(繳交心得報告三) |
2 |
3 |
4/26 |
行政改革的選擇 |
後進國家的行政改革問題 |
講授與討論 |
2 |
3 |
5/3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5/10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5/17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5/24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5/31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6/7 |
小組報告 |
專題報告(兩組) |
口頭與書面報告 |
2 |
4 |
6/14 |
期末考 |
|
|
|
|
出席:10%
小組報告:30%
報告評論: 10%
期末考:40%
閱讀心得:10%
本課程完全開放使用生成式AI。
參考書目:
M. Painter et al. (eds.) (2010) Tradi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S. Bice et al. (eds.) (2018) Public policy in the Asian century: Concepts, cases and futures.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為撰寫心得報告所閱讀的學術文獻:
1) Anthony B. L. Cheung. (2010) “Checks and balance in China’s administrative traditions: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In M. Painter et al. (eds.) Tradition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pp.31-43.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 Anya Bernstein. (2008) “The social life of regulation in Taipei City hall: The role of legality in the administrative bureaucracy.” Law & Social Inquiry 33(4): 925-954.
3) Bennis Wai Yip So (2015) “Exam-centred meritocracy in Taiwan: Hiring by merit or examina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74(3); 312-323.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