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介紹研究方法論的各項基礎,主要是分為兩大因素:量化與質化研究,分析各個研究方法的操作及各項技術,並關注研究中不同領域的發展。學生透過扎實的課程學習,將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研究方法於論文研究寫作中,最終目的為訓練學生有獨立撰寫完整論文報告(研究計畫)的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1.了解研究方法之各種學術術語。
2.熟悉各種研究方法。
3.練習撰寫研究計畫。
4.培養閱讀及批評他人之研究報告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作業 |
1 9/10 |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
課後:reading 1、2 |
2 9/17 |
中秋節 |
|
3 9/24 |
第二章 研究問題的選擇 |
|
4 10/1 |
第三章 文獻探討 |
課後:reading 3 |
5 10/8 |
第四章 選擇樣本的方法 |
課後:reading 9、12 |
6 10/15 |
第五章 工具的選用與編製(一) |
課後:reading 5、6、7 |
7 |
資料搜尋 |
圖書館上機1 |
8 |
EndNote |
圖書館上機2 |
9 |
期中考週 |
包括筆試與上機 |
10 |
TVBS參訪/演講 |
|
11 |
第八章 調查研究法 |
量化研究 |
12 |
第十一章 實驗研究法(一) |
量化研究 |
13 |
第十四章 質的研究概述與人種誌研究法 |
質化研究 |
14 |
第九章 觀察研究法 |
質化研究 |
15 |
第七章 研究計畫的撰擬與評鑑 |
|
16 |
第二十一章 研究報告的撰寫與評鑑 |
|
17 |
空白課程 |
|
18 |
期末考週 |
|
課堂參與 |
25% |
分組報告 |
25% |
期中考 |
25% |
期末報告 |
25% |
期中考試測驗藍圖
測驗題目
試題形式
|
記憶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問答題 |
10題 |
20% |
10% |
10% |
|
40% |
申論題 |
10題 |
|
|
30% |
30% |
60% |
合計 |
20題 |
20% |
10% |
40% |
30%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