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華語文教材教法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and Material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2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教材教法反映不同科目教學內容與方針的異同,也是一名教師在站上講台前所需的重要裝備,本課程將帶領同學認識並分析當下主流華語教材,更進一步認識從英語教學法而來的各大教學法之起源及其所反映的社會思潮背景,正確理解當代華語教學常見教學法的精神及操作方式,不再以為「溝通式教學」就是上課讓學生自由聊天,「自然教學觀」只是目標語輸入,而「聽說教學法」的機械式練習毫無用處。現今的後教學法時代講究教師賦能,與此同時,對教師本身的素養與能力要求也更高,教材與教法是踏上教學生涯的重要起步,除了認識、理解、應用之外,更要求學生能針對各教材及教法進行省思與評析,從而發展出自身的教學理念與風格。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 學生能正確闡釋各教學法之發展背景與基本精神
    • 學生能從歷時角度認識外語教學法的更迭流變
    • 學生能使用單獨使用特定教學法進行教學演練
    • 學生能整合各教學法並於教案中呈現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9/11

    課程介紹

    認識教案、觀課記錄表、教學評鑑表

    講授、討論

    預習:課本第1、2章

    2

    9/18

    文法翻譯法

    課本第1、2章

    講授、討論、演練*

    *課堂演練為個人表現*

    預習:課本第3、4章

    3

    9/25

    直接教學法/聽說教學法

    課本第3、4章

    講授、討論

    4

    10/2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預習:課本第7、8章

    5

    10/9

    全身反應教學法/默示教學法

    課本第7、8章

    講授、討論

    6

    10/16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預習:課本第14、15章

    7

    10/23

    整體語言教學法/功能-意念教學法

    課本第14、15章

    講授、討論

    8

    10/30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預習:課本第16、17章

    9

    11/6

    自然教學法/內容導向語言教學法

    課本第16、17章

    講授、討論

    10

    11/13

    專家講座

    (暫定)

    口語表達培訓工作坊

     

    11

    11/20

    自然教學法/內容導向語言教學法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預習:課本第19、21章

    12

    11/27

    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多元智力教學法

    課本第19、21章

    講授、討論

    13

    12/4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預習:課本第23、24章

    14

    12/11

    文本教學法/詞彙教學法

    課本第23、24章

    講授、討論

    15

    12/18

    教學法演練:一人10分鐘+10分鐘討論

    演練、討論

    16

    12/25

    期末考

    就教師指定的一「課」編寫10節課/小時教學活動教案

    17

    1/1

    元旦放假(彈性週)

    18

    1/8

    彈性週

    閱讀課本25、26章

    自主總整學習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40%

    其他: Others: 教學演練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試教35%(每次試教皆給分,滿分100分,學期成績為各次試教成績之平均)

    • 進行方式:每人10分鐘,四位同學擔任「學生」,其餘同學觀課並填寫「觀課記錄表」

    觀課記錄表5%(總分100分,缺交一次扣5分)

    出席與課堂參與30%(總分100分,缺席一次扣5分)

    期末筆試3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指定書目:

    廖曉青(2018)【英語教學法】(第三版)。台北:五南。

    由以下教材中選用1~2課作為自己的試教教材:

    1.  
    • (借/買/合法影印所需課次)當代中文課程課本1(第二版1-1~1-3)、課本5
    • (借/買/合法影印所需課次)實用視聽華語2
    • (借/買/合法影印所需課次)今日台灣(中級會話教材)、中國寓言(中級閱讀教材)、讀報學華語(一)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指定參考書【英語教學法】(第二版)試閱:https://reurl.cc/5v7Wln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