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中國當代詩在華文新詩史上佔據了至為重要的地位。本課程將著重閱讀並討論數十位中國當代詩人的代表性詩歌作品及其評論,以了解中國當代詩的不同發展潮流,探討華文當代詩學的諸多關鍵議題,並增進對當代華文文學與文化的深入思考。
能力項目說明
一、研讀中國當代詩作品,增進對於中國當代詩及其美學的深入理解。
二、研讀中國當代詩的理論與評論文章,培養詩學闡釋與批評的能力,以及批判性和理論性的思辯與表達的能力。
三、通過瞭解中國當代詩美學的流變,探討中國當代文學史和文化史的發展軌跡與内在問題。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一)課程要求
本課程為教師講授與同學報告與討論並重,本學期講授與討論內容以本學期討論的作品與評論為核心。學生須依照課程進度,在每週課前閱讀作品及參考材料,於課堂中對讀詩心得進行口頭報告並參與討論;學期末需根據課堂內容,撰寫一篇研究論文。
(二)閱讀文本
課堂討論的詩作等閱讀資料均為課前必讀。
(三)課程計畫
教學活動與作業:課堂講授、課堂報告及討論
學習投入時間:3小時
課程前後:4.5小時
日期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9/9 |
背景介紹 X社、白洋淀詩派、今天派/朦朧詩、史詩、第三代詩、詩群大展、校園詩社、知識分子VS民間寫作論爭、口語詩、下半身、打工詩(工人詩)、海外詩、AI詩、梨花體、70後-00後…… 本學期未討論的重要詩人:陳建華、舒婷、江河、嚴力、田曉青、梁小斌、昌耀、胡冬、馬松、王小龍、默默、王寅、樹才、馬驊、馬雁 |
9/16 |
根子〈三月與末日〉、〈白洋淀〉、〈致生活〉、多多《依舊是》、芒克《芒克的詩》 李潤霞:〈細讀根子詩歌作品〉(《詩探索》(理論卷)2005年第1輯) 劍郭琴符:〈《三月與末日》根子試解:末日與再生〉 楊小濱:〈多多:抒情的災難〉 李潤霞:〈頹廢的紀念與青春的薄奠——論多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地下詩歌創作〉 李倩冉:〈多多詩歌的強力主體與抒情動力問題〉 聶豪:〈多多的詩:否定精神的內在轉化〉 唐曉渡:〈芒克:一個人和他的詩〉 |
9/23 |
北島《北島詩歌集》、楊煉《眺望自己出海》、顧城《顧城詩全編》 楊小濱:〈北島:元歷史陳述的危機〉 陳大為:〈「苦難」與「英雄」:北島早期詩歌的詮釋向度〉 陳大為:〈知識迷宮的考掘與破譯:對楊煉「民族文化組詩」的問題探討〉 楊小濱〈楊煉:面臨廢墟的生命與自然〉 江弱水:〈性愛、毀滅與創造合一的悖論:重讀楊煉的《諾日朗》〉 林餘佐:〈從人到鬼:顧城《鬼進城》、《城》組詩創作主體的變異與地方的塑造〉 島由子:〈論顧城的「自我」及其詩歌的語言〉 胡少卿:〈「層累式」北京的文學重建——顧城組詩《城》《鬼進城》索解〉 |
9/30 |
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西川《深淺》、于堅〈零檔案〉、韓東〈甲乙〉、楊黎:〈撒哈拉沙漠上的三張紙牌〉 陳超:〈大地哀歌和精神重力:海子詩歌論〉 張光昕:〈在一切麥田之上:海子詩歌漫議〉 陳超:〈讓蒙面人說話:西川詩歌論〉 敬文東:〈從超驗語氣到與詩無關——西川與新詩的語氣問題研究〉 |
10/7 |
王小妮《致另一個世界》、翟永明《登高》、余秀華《月光落在左手上》 陳超:〈女性意識及個人的心靈詞源:翟永明詩歌論〉 敬文東:〈從靜安莊到落水山莊〉 張光昕:〈假動作的精神分析:翟永明詩歌務虛筆記〉 張光昕:〈米與鹽:家庭詩學的兩極——以王小妮為中心〉 |
10/14 |
周倫佑《後中國六部詩》、柏樺《望氣的人》、鐘鳴《垓下誦史》 蘇珊‧格賽:〈記憶詩學——鐘鳴的《中國雜技:硬椅子》〉 曹夢琰:〈恍惚與界限之間的身體——鐘鳴論〉 林賢治:〈論周倫佑〉 張光昕:〈貓科壁虎:柏樺詩歌片論〉 李商雨:〈呼吸與抒情的魔法——論柏樺詩歌中的聲音、意象和故事〉 敬文東:〈「下午」的精神分析——詩人柏樺論〉 |
10/21 |
孟浪《連朝霞也是陳腐的》《愚行之歌》、廖亦武〈死城〉〈黃城〉、李亞偉《紅色歲月》 敬文東:〈像樹那樣穩穩站立〉 楊小濱:〈孟浪:如何面對自身的反面〉 楊小濱:〈一個孟浪在天上飛〉 劉波:〈行走與冒險中造就的詩歌傳奇——李亞偉詩歌論〉 |
10/28 |
歐陽江河《手藝與注目禮》 敬文東:〈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 敬文東:〈從唯一之詞到任意一詞(上、下篇)——歐陽江河與新詩的詞語問題〉 吳曉東:〈后工業時代的全景式文化表征——評歐陽江河的《鳳凰》〉 程光煒:〈歐陽江河論〉 |
11/04 |
蕭開愚《山坡與夜街的涼暖》 賈鑑:〈身體地理學與「間歇」的詩意——蕭開愚90年代詩歌論〉 馮強:〈蕭開愚詩歌語言的層次研究〉 梁小靜:〈詩人的「主觀個體」與蕭開愚的「綜合意識」〉 |
11/11 |
陳東東《導遊圖》 楊小濱:〈驅力主體的奇境舞台:陳東東詩中的後現代都市寓言〉 紀梅:〈「自我的詩歌」與「精神的詩歌」——陳東東詩歌中主體性嬗變路徑探析〉 李建春〈奇異的詞:編一本陳東東詩選的想法〉 |
11/18 |
張棗《鏡中》 張光昕:〈茨娃密碼:張棗詩歌的微觀分析〉 王東東:〈護身符、練習曲與哀歌:語言的靈魂——張棗論〉 李章斌:〈走出語言自造的神話——從張棗的「元詩」說到當代新詩的「語言神話」〉 鐘鳴:〈籠子裡的鳥兒和外面的俄耳甫斯〉 |
11/25 |
臧棣《小輓歌叢書》 楊小濱:〈爽意:臧棣詩(學)的語言策略〉 敬文東:〈道旁的智慧〉 張桃洲:〈穿梭于地面的技藝——臧棣詩歌論〉 姜濤:〈「每驕傲一次,就完美一小會」——論臧棣〉 |
12/2 |
宋琳《告訴雲彩》、森子《面對群山而朗誦》、啞石《火花旅館》 張桃洲:〈聆聽的眼——宋琳詩歌中的看與聽〉 張閎:〈麗娃河畔的納喀索斯——宋琳詩歌的抒情品質及其焦慮〉 敬文東:〈和《盜花賊》有關的七條不連貫的註記〉 嚴歡:〈語言迷林深處的匿藏地——評啞石的詩〉 |
12/9 |
桑克《拉砂路》、蔣浩《唯物》、韓博《飛去來寺》 張偉棟:〈蔣浩詩歌觀念的「語言-歷史機制」〉 馮強:〈虛物以待物:蔣浩詩歌與新主體范式〉 蔌弦:〈「人世經停夕光片刻」——略讀韓博《飛去來寺》〉 |
12/16 |
姜濤《好消息》、胡續冬《片片詩》、秦曉宇《夜飲》 周偉馳:〈在經驗的方寸裡騰挪想像力——姜濤詩歌的「奧伏赫變」〉 李國華:〈緊貼自身的可能性與當代詩的強度——以姜濤詩歌為考察中心〉 蘇奎:〈胡續冬的詩歌:戲謔狂歡與現實關懷〉 郭建超:〈胡續冬詩歌論〉 |
12/23 |
丁成《語言膏》、烏鳥鳥《殺手雜誌》、李海鵬《勵精圖治》 楊小濱:〈作為鬼怪的文字與筆墨:論丁成的詩與畫〉 楊小濱:〈怪誕與瀆聖:烏鳥鳥的寓言詩學〉 |
出勤(10%,缺席請繳交書面請假);課堂討論(10%);口頭報告(40%,每位同學每堂課五分鐘);期末論文(40%,八千到一萬字,請自訂關鍵詞和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