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以歷史學與社會學的方法為主,從古典推展至現代的理論與方法的概念,介紹簡明的西方歷史學研究的理論脈絡,並進一步培養學生與理論對話的視野和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目標以能獨立分析思考為目標,培養學生對史料與分析方法的能力。
同時,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資料對話、撰寫論文大綱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1週 概論
第2-4週 馬克思
紀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ch1-4
第5-8週 涂爾幹
紀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ch5-8
第9-12週 韋伯
紀登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ch9-12
第13-14週 論懷特
凱斯.詹京斯著,江政寬譯,〈論懷特〉,《後現代歷史學》。
第15-16週 社會世界的結構:直接經驗與同時代及前人的世界
舒茲著,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ch4
課前需把該週指定讀物讀完,作好筆記。
課堂表現:60%
期末報告:40%
紀登斯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遠流:1989
凱斯.詹京斯著,江政寬譯,《後現代歷史學》麥田:2000
舒茲著,盧嵐蘭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桂冠:1991
卡耳著,《何謂歷史》五南、2013。
凱斯.詹京斯著、《歷史的再思考》、麥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