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以各國幼兒教育為核心,涵蓋面向包括各地區的幼兒教育簡介及概況(如:台灣、日本、美國、英國、歐洲、華人地區)、跨文化比較研究的經典以及兒童田野研究等。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的目標在於使同學了解比較教育之意義與方法,藉對主要國家幼兒教育之了解與比較,以及對我國幼兒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與認識,進而提出反省及前瞻。詳細的目標如下:1.瞭解比較教育學科發展背景、重要理論觀點和議題、研究對象和方法。2.探究各主要區域和國家教育制度和變革之梗概,瞭解其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背景因素。3.增進學生對國內外幼兒教育政策與法規的認識與瞭解。4.加強學生教育政策理論知識,以作為分析幼教政策的基礎。5.藉由對於幼兒教育政策各面向的分析,培養學生批判精神。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授課方式:本課程上半段由教師講授為主,下半段安排同學進行導讀,並帶領同學討論問題。
如遇國定假日,指定閱讀請同學自行閱讀,不在上課討論。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與課前課後作業 |
學生學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 |
|
1 9/10 |
課程介紹與交換意見 |
課堂討論 |
3-6小時 |
2 9/17 |
中秋節放假一次 |
||
3 9/24 |
基礎篇 比較教育的意義、理論基礎 & 研究方法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4 10/1 |
幼兒比較教育的經典個案研究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5 10/8 |
台灣的幼兒教育與師資培育制度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6 10/15 |
各國的巡禮 日本的幼兒教育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7 10/22 |
美國與英國的幼兒教育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8 10/29 |
華人世界的幼兒教育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9 11/5 |
德國與法國的幼兒教育 閱讀材料:見指定/參考書目17-20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10 11/12 |
北歐的幼兒教育 閱讀材料:見指定/參考書目21-23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11 11/19 |
腦力激盪週:我最嚮往哪一個國家的教育 |
課堂討論 |
3-6小時 |
12 11/26 |
校外/海外實地參訪(時間另訂) |
實地參訪 |
|
13 12/3 |
校外/海外實地參訪(時間另訂) |
實地參訪 |
|
14 12/10 |
政大幼教所或相關系所比較教育相關論文檢視 |
課堂討論 |
3-6小時 |
15 12/17 |
跨文化進行比較教育研究的經典個案 日本的個案研究(1) 閱讀材料:見指定/參考書目24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16 12/24 |
日本的個案研究(2) 閱讀材料:見指定/參考書目25 |
閱讀指定文獻 |
3-6小時 |
17 12/31 |
彈性學習週 |
3-6小時 |
|
18 1/7 |
彈性學習週 |
3-6小時 |
|
[指定書目]
1.廖俊傑(2001).比較教育導論,教育研究月刊,89:96-110。
2.楊思偉、沈姍姍編(1996).比較教育。蘆洲:空中大學。(選讀ch1、ch2 & ch3)
3.王家通等譯(1996).幼兒教育與文化--三個國家的幼教實況比較研究。高雄:麗文。
4.洪福財(2002).幼兒教育史:台灣觀點。台北:五南。(選讀ch3、ch4 & ch5)
5.洪福財(2002). 我國幼稚園師資培育之歷史研究--1897-1949,世新大學學報,12:125-147。
6.林育瑋(2006). 幼兒教師那裡去了呢?:以統計資料談學前教育師資人力結構,教育研究月刊,147:122-140。
7.霍力岩(2002).日本學前教育,出自比較幼兒教育(頁151-212)。台北:五南。
8.闕百華(2005).日本幼托制度發展歷程與現狀,教育資料與研究,66:111-127。
9.邱瓊惠(2006). 日本幼兒教育政策發展的回顧與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1:207-223。
10.簡楚瑛(2003).幼兒教育與保育之行政與政策(歐美澳篇)。台北:心理。
11.霍力岩(2002).美國 & 英國學前教育,出自比較幼兒教育(頁25-148)。台北:五南。
12.段慧瑩(1999).英國幼兒發展與照顧合作計畫探討,慈濟技術學院學報,1:291-307。
13.王靜珠(1995).淺談中國幼兒教育發展史,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 8:91-104。
14.王靜珠(1996).剖視中國大陸幼兒教育發展現況,台中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年刊 9:93-140。
15.朱家雄(不詳).中國大陸近二十年來幼兒教育的改革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電子檔)
16.孔美琪(2001).幼兒教育新文化--淺析香港的幼兒教育政策,基礎教育學報,10(2) & 11(1):117-127。
17.簡楚瑛(2003).幼兒教育與保育之行政與政策(歐美澳篇)。台北:心理。
18.高義展、沈春生(2004).法國學前教育制度之現況及發展趨勢,幼兒保育學刊,2:79-97。
19.吳蘭若(2000).德國的幼托合一教育政策:以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的小混齡組為例,比較教育 48:42-55。
20.黃麗鳳(2003).森林幼稚園教育模式探究,屏東師院學報 18: 269-306。
21.李新民(2003).臺灣與瑞典幼兒教保體制差異之探討,樹德科技大學學報,5(1):93-110。
22.劉秀娟(2006).北歐托育制度,兒童及青少年福利期刊,10:7-22。
23.吳祥輝(2006).芬蘭驚豔:全球成長競爭力第一名的故事。台北:遠流。(選讀教育篇)
24.Ben-Ari, E. (1996). Body Projects in Japanese Childcare: Culture, Organization and Emotions in a Preschool. New York: Routledge.
25. Hayashi, A., & Tobin, J. (2015) Teaching Embodied: Cultural Practices in Japanese Preschool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本課程所涉及的閱讀材料很多,多半只引用部分章節,如需要整本購買的書如下,其餘由老師編輯成reader。]
簡楚瑛(2003).幼兒教育與保育之行政與政策(歐美澳篇)。台北:心理。
霍力岩(2002).比較幼兒教育。台北: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