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幼教理念與實驗教育

Course Nam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oncepts and Experimental Educatio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實驗教育取向在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提出已近二十餘年,由先前的參與各種運動並成立「另類教育學會,到2014年年底實驗三法的通過,更將我國教育推向期待各地皆能積極建構完善多元之實驗教育環境,為我國教育發展開創新契機。因此,我國的教育形式開始由一元走向多元化,而其中許多參照之方案多由幼兒教育延伸至各級國民教育。我們皆深知,人之成長發展與學習是連貫性的,過往我們重視的幼小銜接概念隨著多元化與方案化進程後亦該有所調整。基本上,探討「幼兒教育理念」與「實驗教育」的關係,不僅將人的機構式教育得以向下延展向上延伸的拓展開來,並在重視人受教育根源性的發展下,讓原有教育制度的侷限性溢散,亦讓教育的革新與創化成為可能。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這學期開設此課程,初探此一領域,除閱讀相關文獻外,實地觀摩理解相關教育場域的規劃與營運是我們田野學習的重點。具體而言我們要:

    1. 理解教育選擇權在民主社會中的定位。
    2. 20世紀中各種實驗教育演化的歷程及實踐行動。
    3. 觀摩及研討具連貫性發展之實驗教育機構。
    4. 認識21世紀正在發展之實驗教育方案。
    5. 探討與辯證我國實驗教育政策的合理性。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日期

    課程內容

    備註

    1

    09/09

    說明本學期課程內容綱要及修課學習規範;交換調整課程內涵之意見;討論個別學習之重點

    查閱2014年發布的實驗三法及教育選擇權

    2

    09/16

    導論_我國實驗教育的發展與演化_20世紀的實驗教育之演化及實踐

    閱讀黃武雄及王雅惠碩論文獻探討

    3

    09/23

    文獻閱讀討論:從福祿貝爾到華德福教育

    講演: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

    閱讀人的教育及新課綱想說的事

    4

    09/30

    講演認識華德福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田野參訪:幼教機構

    田野參訪宜蘭慈心華德福中小學

    閱讀椅子上的遐思

    書寫參訪心得

    5

    另安排時間

    6

    10/21

    講演蒙特梭利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田野參訪:幼教機構

    田野參訪:長華國際蒙特梭利教育學校

    閱讀人類傾向

    書寫參訪心得

    7

    10/28

    8

    11/04

    文獻閱讀討論:21世紀的實驗教育

    閱讀翻轉教育

    9

    11/11

    分組專題研討

    專題研討I:義大利瑞吉歐之教育方案

               (田野參訪如台中愛彌兒幼兒園)

    專題研討II美國STEAM之教育方案

               (田野參訪如台北新生幼兒園)

    專題討論III擬原住民實驗教育方案

               (田野參訪新竹尖石國中)

    專題討論IV雙語教育方案

    10

    11/18

    11

    11/25

    12

    12/02

    13

    12/09[u1] 

    14

    12/16

    講演IB教育的推展

    田野參訪:奎山中學

    書寫參訪心得

    15

    12/23

    田野參訪心得分享

    文獻閱讀討論何謂實驗教育? 實驗教育政策的合理性?

     

    16

    12/30


     [u1]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5%

    講述 Lecture

    25%

    討論 Discussion

    2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與學期間之討論學習45 (文獻報告 參訪學習心得 社群討論)

    學期專題研究報告及個人學習誌55% (前者40%,後者1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主要參考書目(隨課添補相關研究文獻)

    Froebel, Friedrich (1826/2019)(李中文譯)。人的教育。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

    Lillard, Angeline Stoll (2007). Montessorie-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ntessorie, Marieo M. (1956/1999)(楊俊秀譯)。人類傾向和蒙特梭利教(The Human Tendencies and Montessori Education)(中英文版)。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Scharmer, C. Otto (2019)(戴至中)U型理論精要 : 從「我」到「我們」的系統思考,個人修練、組織轉型的學習之旅。臺北:經濟新潮社

    Senge, Peter M. (2002)(楊振富)學習型學校(上)-第五項修練教育篇。北:天下文化。

    Senge, Peter M. (2002)(楊振富)學習型學校(下)-第五項修練教育篇。北:天下文化。

    Senge, Peter M. (2019)(郭進隆齊若蘭)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北:天下文化。

    Steiner, Rudolf (1996).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 Steiner Books. (中譯本魯道夫‧施泰納華文編輯小組譯。從靈性科學觀點看兒童教育。宜蘭: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親子天下》編輯部等著 (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臺北:親子天下。

    幸曼玲、楊金寶、丘嘉慧等著。(2015)。新課綱想說的事: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的理念與發展。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倪鳴香、邱奕叡主編 (2021)。椅子上的遐思。宜蘭: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 (2021)學校在窗外潮本。台灣:左岸文化。

    期刊

    另類教育期刊。20113月發行。臺北台灣另類教育學會。

    人哲期刊。20134月發行。宜蘭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

    網頁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https://www.ibo.org/)

    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https://teec.nccu.edu.tw/tw/index.php )

    新北市未來實驗教育中心 (https://www.fei.ntpc.edu.tw/ )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

    親子天下 ( https://www.parenting.com.tw/ )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