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宗教管理與社會發展專題

Course Name: Seminar on Religious Governmening and Social Development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是獲得教育部深耕計畫補助的「宗教與管理]課程系列之二,內容與上次課程同,除開發新課題並引進業界實務。

宗教的管理與社會發展,與時俱進,不論寺務的行銷管理、銜接國際宗教市場,教團社會化,處於當今民主法治社會皆是是教界必須更新的弘法策略,需要發展專業人才與視野。課程系列之一,偏重政教關係與土地登記政策等,本系列二則著重宗教與社會發展的連結方式,特別是地方菁英的參與。作為當代宗教現代化的平台,本課程邀集宗教界與學術界的專家,因應新的知識分類,例如傳媒科技、管理制度與優化企業文化等,建立一網絡,有助學生選擇個案研究、進階研究,更歡迎應用於本身的宗教事業,建立永續學習的技能。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對當代宗教議題具有敏銳觀察力,並且願意認識、思考其意義。

    2.能接受跨學科的視野,並且樂於貢獻本身專長,以可以溝通的方式,對所有師生有貢獻.

    3.接受課程提供的基礎宗教學訓練(包含寺廟調查),發展本身跨學科的學力(選擇一至二門主要學科)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Week 01 9/12 課程簡介

    釋了意、魏澤民 ,〈全球治理:國際非政府組織與宗教發展圖像〉,《新世紀宗教研究》第一卷第二期(2002),頁1-85

    丁仁傑,〈象徵資本、宗教場域與村落的地方自主性:台南西港保安村的例子〉,刊於國史館主編,《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15),頁 24-50, 72-75

    Week 02 9/19 寺廟與管理行銷

    林湘義,〈台灣宗教管理研究中之宗教文化創意產業課題的發展面向〉,《輔仁社會研究》第三期(2013.01),頁 65-110.

    許鶴齡,〈宜蘭Temple Stay資源開發-以龜山島「普陀巖/(拱蘭宮)」為例〉,《華人前瞻研究》第11期第一卷(2019.05),頁65-93

    Week 03 9/26 演講一:新加坡群力智庫有限公司 總經理林賢雲—傳統宮廟導入科技管理實現永續經營 公司官網 https://tw.armsdatasolution.com/

    Week 04 10/3 兩岸宗教交流

    王韻,〈中國大陸宗教政策與現況〉,《中國大陸研究專書: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19.07),頁328-361.

    Week 05 10/10  國慶日放假

    Week 06 10/17  演講二: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教授 黃國清—佛學與管理學跨科際研究的可行進路

    釋依空,〈管理科學機制思維與人間佛教管理的關聯性,《管理科學研究》第八期第一卷(2011),頁1-17

    黃國清,〈人間佛教與道德領導,《人間佛教在東亞與東南亞的開展》(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2016),頁212-236. 

     Week 07 10/24  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與宗教NGO組織治理

    期中課程總整理、小組討論

    簡意濤,〈佛教社會企業利他精神的實踐,《法印學報》第11期(2020.12),頁123-143

    彈性活動一10/29-11/1 宗教與女力會議 (達賢羅家倫講堂)

    Week 08 10/31 演講三:法鼓文理學院教授劉怡寧—宗教資本與文化菁英社會變遷脈絡下的台灣佛教埸域特徵

    劉怡寧,《宗教治理與文化創新:台灣人間佛教的現代性》(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2029),頁26-54, 126-152, 153-160.

    Week 09 11/7 解析寺廟實務與法令關係

    黃運喜,〈當代台灣寺院經濟與寺產問題〉,《玄奘佛學研究》第八期(2007):1-30

    黃運喜,〈宗教團體的土地與建物合法化談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轄區寺廟為例〉,華人宗教在台灣與世界宗教、宗教教育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2015
    黃運喜,《佛教的社會關懷與寺產問題》,新北市:大千出版社,2019.5

    Week 10 11/14  演講四:蓉芝中華佛寺協會秘書長宗教立法與財務自治

     吳惠巧,〈宗教團體法草案之財產規範研議〉,《法印學報》第10期(2019),頁95-115

    Week 11 11/21  宗教管理與醫技、科技

    Week 12 11/28 演講五:瑞晟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 林瑞華:永續ESG與宗教

    彈性活動二11/20? 慈濟論壇 (新店靜思堂)

    Week 13 12/5 文資政策

    陳怡君,《法鼓山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志工組織承諾之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系碩論,2007

    Week 14 12/12 演講六: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林承緯:百年朝聖「重要民俗北港進香」展現的文資價值及信仰傳承意義

     

    Week 15 12/19 佛像與古物調查

    楊紹鑫,《台灣傳統神像研究-以苗栗獅頭山勸化堂泥塑神像為例》,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04.

    李建緯,〈臺灣軟身媽祖神像的製作與展演--以艋舺啟天宮、白沙屯拱天宮為例〉,《臺灣文獻》第72卷第4期(202112月),頁187-243

    李建緯,〈祖先的「再現」--彰化大村賴氏祖先像的品級、風格與功能〉,《「微物史觀」與地方社會-第三屆歷史與文物學術研討會》(臺中: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20176月),頁21-86

    Week16  12/26  期末報告發表

    Week 17  1/2

    Week 18  1/9

    課程總整理、複習或分組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5%

    數位學習 E-learning

    30%

    其他: Others: 參與課程活動,準備課程,以及如期達成指定作業.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出席40%—聽演講,參加戶外實習與田野活動

    課堂討論30%—閱讀講義以及對演講者發問、小組討論

    期末報告30%--選擇實習團體或採訪主題,進行5,000-8,000字書面報告,或者以媒體等其他形式呈現(須先與教師討論)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每場演講者將提供閱讀資料

    2.授課老師將配合演講題目提供相關研究資料

    3.每組同學籌畫期末報告時,與授課老師提供相關研究資料,供全班閱讀.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