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智慧人機互動與介面研究課程旨在探討如何設計和優化使用者體驗,讓人與技術之間的互動更加自然、直觀。本課程涵蓋了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各個方面,從基礎的介紹到高階的實作,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知識和技能。首先,本課程將先介紹使用者體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的基本概念,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領域的核心理論。接著,課程會深入探討資訊架構(UX Design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以確保學生能夠有效組織和結構化資訊。移動界面設計(Mobile Interface Design)則專注於當今不可或缺的移動設備使用者體驗。課程還包括製作使用者角色(Personas)、低保真原型(Low Fidelity Prototype)和高保真原型(High Fidelity Prototype),以實踐不同階段的設計過程。課程亦會探討智慧人機互動(Intelligen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HRI)的特殊挑戰和機會,並進行啟發式評估(Heuristic Evaluation)來改進設計。此外,我們將介紹情境探究(Contextual Inquiry)和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等方法,幫助學生深入了解使用者需求,並有效分析和整理資訊。通過這些課程單元,學生將能夠全面掌握智慧人機互動與介面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成為優秀智慧人機互動的使用者體驗設計師。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學習目標如下:
1. 掌握用使用者體驗設計的基礎概念:學生將學習使用者體驗設計(User Experience Design)的基本原理和最佳實踐,了解如何通過設計提升使用者與產品的互動品質。
2. 提升資訊架構設計能力:學生將學習如何有效組織和結構化資訊,確保使用者能夠方便地找到所需資訊,並且理解資訊架構在使用者體驗中的重要性。
3. 學習移動界面設計技巧:學生將掌握設計移動設備界面的技巧和原則,確保在小屏幕設備上提供優質的使用者體驗。
4. 熟悉使用者角色和原型製作:學生將學習如何創建使用者角色(Personas)和製作低保真與高保真原型,了解不同階段設計過程中的工具和方法。
5. 理解人機互動的挑戰與機會:學生將探討智慧人機互動(Intelligen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HRI)中的特定挑戰,並學習如何設計和評估這些互動。
6. 學會進行啟發式評估:學生將掌握啟發式評估(Heuristic Evaluation)的方法,能夠識別並改進設計中的可用性問題。
7. 應用情境探究和親和圖技術:學生將學習如何通過情境探究(Contextual Inquiry)深入了解使用者需求,並使用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有效分析和整理資訊。
8. 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通過課程中的各個單元,學生將能夠將所學知識綜合應用於實際設計項目中,成為具備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優秀使用者體驗設計師。
這些目標將確保學生在完成課程後,能夠掌握智慧人機互動與介面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能,並能夠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靈活應用。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教學主題 |
教學活動 |
教學策略 |
評量 |
作業 |
一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Introduction |
|
|
進行課程開始前之人機互動與介面研究學前先備知識測驗 |
--- |
二 |
UX Design: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1)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三 |
UX Design: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2)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四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Mobile Interface Design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五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Personas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個人作業1 |
六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Low Fidelity Prototype (1)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七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Low Fidelity Prototype (2)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八 |
個人作業報告1 |
|
|
個人作業報告問答與評分 |
--- |
九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High Fidelity Prototype (1)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十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High Fidelity Prototype (2) |
|
|
|
個人作業2 |
十一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Intelligen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HRI) (1)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十二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Intelligent Human-Robot Interaction (IHRI) (2)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十三 |
個人作業報告2 |
|
|
個人作業報告問答與評分 |
--- |
十四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Heuristic Evaluation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小組合作期末專題 |
十五 |
專題演講 |
|
|
--- |
專題演講心得報告 |
十六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Contextual Inquiry |
|
|
課後單元 測驗 |
--- |
十七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Affinity Diagram |
|
|
|
--- |
十八 |
期末專題報告 |
|
|
|
--- |
出席率(20%)
課後測驗(20%)
平常作業(20%)
期末專題報告(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