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什麼是德行(美德)?美德或德行二詞在日常用語中似乎較少使用,但一般人心中仍然有基礎的概念,比如勇敢、慷慨、智慧等。本課程旨在以德行的本質問題為基礎,重構西方倫理學的若干核心問題。我們如何才能將德行以及德行方面的現象概念化?德行與成功(幸福)生活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何才能獲得德行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德行?德行與情感的關係究竟為何?在本課程中,我們將通過閱讀南希-謝爾曼(Nancy Sherman)的著作深入探討這等問題,並回溯亞里斯多德和康德之間的德行倫理學思考,以便兼顧系統性問題以及哲學史脈絡。
能力項目說明
本課程的目的有三:第一,深入討論核心哲學議題;第二,增加哲學史知識;第三,提高分析和寫作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課程簡介;
第二週:德行倫理學簡史;
第三週:康德,《道德形上學基礎》,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四章 (pp. 121-135);
第四週:康德,《道德形上學基礎》,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四章 (pp. 135-150);
第五週:康德,《道德形上學基礎》,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四章 (pp. 150-164);
第六週:康德,《道德形上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四章 (pp. 164-175);
第七週:康德,《道德形上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四章 (pp. 175-186);
第八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24-39);
第九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49-52);
第十週:論文發表會(1);
第十一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52-64);
第十二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64-75);
第十三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75-87);
第十四週: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選擇段落;謝爾曼,Making a Necessity of Virtue,第二章 (pp. 87-98);
第十五週:綜合討論;
第十六週:論文發表會(2);
平時表現(討論/作業/導讀等):40%;
期末報告:60%;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