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學校行政專題研究

Course Name: Seminar on School Administratio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2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門課旨在提升本系博士班學生在教育行政研究及相關教育政策議題分析方面的專業能力。通過對教育行政理論的梳理和課程架構的建立,學生將能夠在領導能力、組織變革、管理教育行政系統及相關概念模式方面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在全球公共教育服務面臨私部門挑戰和市場化競爭的背景下,教育行政的分析與實踐需要更為廣闊的理論基礎和適切的討論視野。本課程的設計正是為了應對這些需求,期望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探討教育行政的變動趨勢,培育學生的專業和實務能力。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門課的最終目標為訓練學生以教育行政為議題,撰寫合宜之學位論文,並在學習期間發表於各大中英文學術期刊或於教育行政機關貢獻學習所得,進而延續本系之優良傳統。在具體的課程目標上計有下列五項:

    1. 修課同學能描述並批判來自公共服務與教育部門的各種概念、分析工具、實際案例,以及組織行為與理論。
    2. 修課同學能對當今國內外的教育議題,在社會科學與行為科學的架構下,進行獨立的討論帶領與分析。
    3. 修課同學能了解教育領域中的公私合作(PPP)原則與模式。
    4. 修課同學分析PPP學校對教育成果的影響並評估全球PPP學校的案例研究。。
    5. 能以教育行政研究為相關題目進行期刊論文發表或學位論文寫作。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9/12

    課程介紹

    課程要求

    本門課程之內容介紹、教材說明、作業與評量方式討、小組編組與互動。

     

    2

    9/19

    公私協力理論背景與發展歷程

    1. 公私協力(PPP)的起源與歷史背景
    2. PPP理論的演變和不同時期的特點
    3. 主要學者和理論貢獻

    自主學習

    3

    9/26

    公私協力理論與運作模式

    1. PPP的基本理論與概念
    2. PPP的不同運作模式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個人發表

    4

    10/3

    公辦民營學校立法政策

    1. 各國PPP學校的立法背景
    2. 法規與政策框架
    3. 政策實施中的挑戰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個人發表

    5

    10/10

    國慶日

    6

    10/17

    公辦民營學校校務組織

    1. 校務組織結構
    2. 公私合作下的管理體系
    3. 校務組織的角色與職責分配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個人發表

    7

    10/24

    公辦民營學校經費措施

    1. PPP學校的資金來源與籌措方式
    2. 經費管理與分配
    3. 財務報告與監管

    自主學習

    8

    10/31

    演講:KIST基金會執行長 吳明柱

    9

    11/7

    公辦民營學校師培需求

    1. 師資培訓需求分析
    2. 師資培訓計劃設計
    3. 專業發展與評估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個人發表

    10

    11/14

    公辦民營學校課程發展

    1. 課程設計原則
    2. 課程開發與實施
    3. 課程評估與改進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個人發表

    11

    11/21

    期中考試

       

    12

    11/28

    演講:新北市坪林實中校長  歐志華

    13

    12/5

    案例研究:英美

    1. 英國學校改革與公辦民營模式
    2. 案例研究:學院學校(Academy School
    3. 美國公辦民營學校的歷史與現狀
    4. 案例研究:特許學校(Charter Schools

    分組報告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14

    12/12

    案例研究:歐洲

    1. 芬蘭教育系統與公辦民營學校

    案例研究:教育創新與公辦民營合作

    1. 瑞典教育改革與公辦民營學校

    案例研究:自由學校

    1. 荷蘭的教育系統與公辦民營學校

    案例研究:自治學校

    分組報告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15

    12/19

    案例研究:亞洲

    1. 日本教育改革與公辦民營學校

    案例研究:特區學校

    1. 韓國教育政策與公辦民營學校

    案例研究:自律型私立高中

    分組報告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16

    12/26

    案例研究:其他國家

    1. 加拿大公辦民營學校的發展

    案例研究:阿爾伯塔省的特許學校

    1. 澳大利亞的教育政策與改革

    案例研究:維多利亞州的公辦民營學校

    分組報告

    課堂講授

    小組討論

    17

    1/2

    期末報告

       

    18

    1/9

    期末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3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課堂報告 30%

    期中考試 30%

    期末報告 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陳榮政(2019)。教育行政與治理:新管理主義途徑。台北:學富。
    2. Ball, S. J. (2007). Education plc: Understanding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Sector Education.
    3. Ball, S. J. (2012). Global Education Inc.: New Policy Networks and the Neo-liberal Imaginary.
    4. Hodge, G. A., & Greve, C. (2007).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A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5. Yescombe, E. R. (2011).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rinciples of Policy and Finance."
    6. Grimsey, D., & Lewis, M. K. (2004).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The Worldwide Revolu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vision and Project Finance."
    7. OECD (2008).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Pursuit of Risk Sharing and Value for Money."
    8. Patrinos, H. A., Barrera-Osorio, F., & Guáqueta, J. (2009). "The Role and Impact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Education."
    9. World Bank (2015). "PPP Reference Guide 3.0."
    10. Patrinos, H. A. (2016).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Education."
    11. Darling-Hammond, L. (2017). "Teacher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Changing Policies and Practices."
    12. OECD (2005). "Teachers Matter: Attracting, Developing and Retaining Effective Teachers."
    13. Wiggins, G., & McTighe, J. (2005).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14. Fullan, M. (2007).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