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

Course Name: The Instruction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請於上課前下載最新檔案

 

請注意: 本課程將結合國科會計畫(AI與創造考及批判思考)進行實驗教學,同意參與實驗研究的修課學生為實驗組。課程中會有幾分測驗或問卷,其結果會提供修課學生個人參考,目的在幫助學生自我了解。因此,不論是否同意參與本實驗教學研究,均須完成這些評量,因為這是課程設計的一部份。問卷或測驗的分數高低不影響成績,只看是否有參與,作為課堂參與的一部分成績。本實驗課程的作業與參與討論情形因為本來就是課程的一部分,因此將視為參與本課程的成績,但是否同意授權本人使用學習過程中的相關資料作為未來論文發表之用將不會影響此課程成績,同意參與實驗教學者須簽署知情同意書。課程結束後若授權使用其資料(個人資料絕對保密,不會做個人資料的呈現),將獲得價值新台幣300元的實體商品卡(詳見最後附上的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之知情同意書),不授權使用其資料者則無此商品卡。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旨在促進學生對高層次思考(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相關理論與實務的瞭解,並透過互動及體驗的歷程,促進學生本身高層次思考的個人與教學知能。除了參考教科書外,本課程融合許多高層次思考相關書籍與論文的觀點、實徵研究發現、相關網站的資訊,整理成有系統的投影片資料,進行講授與討論。希望藉由理論及實務問題的探討、課堂中及數位媒介上的演練與討論、小組作業的練習、合作學習的歷程等,逐步引導學生具備進行有效創造思考與批判思考教學之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的目的在使學生能

    1. 了解高層次思考在21世紀及十二年國教的重要性
    2. 了解高層次思考教學的重要概念與發展趨勢
    3. 了解高層次思考個人特質與評量方式
    4. 增進個人高層次思考能力與自我效能
    5. 了解並應用高層次思考教學模式與策略
    6. 結合SDGs議題,設計促進高層次思考的教案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請見附檔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5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請見附檔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請見附檔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書名 Book Title 作者 Author 出版年 Publish Year 出版者 Publisher ISBN 館藏來源* 備註 Note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