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這門課將帶領學生以社會文化的變遷為主題,從跨學科、跨時間、和跨空間的視角來探索台灣近現代的歷史發展。一方面,我們將探討臺灣大衆生活文化的各種面貌;另一方面,我們將探討權力/知識生產如何影響了日常的生活文化。
能力項目說明
這個學期將介紹多個台灣社會文化的主題;每一個主題之下都有指定閲讀,學生還另外需要自己擴充閲讀範圍,增加相關的既有研究以及史料,以培養獨立研究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Week 1: course overview 課程概述:戰爭、移動、語言、教育、文化創作
Week 2: 史料、選題、與相關既有研究:經驗分享
Week 3: 史料與相關既有研究分析 1:
Week 4: 史料與相關既有研究分析 2:
Week 5: 史料與相關既有研究分析 3:
Week 6: 史料介紹 1
Week 7: 史料介紹 2
Week 8: 史料介紹 3
Week 9: 史料分析 1:議題/關鍵字
Week 10: 史料分析 2:議題/關鍵字
Week 11: 史料分析 3:議題/關鍵字
Week 12:期中報告 1:期末選題報告
請準備繳交一份書面報告(至少一頁),列出你搜集和運用的第一手歷史材料,説明你擬定的期末報告題目、和相關既有研究(至少3項)。
Week 13: 期中報告 2:
Week 14: 期中報告 3:
Week 15: 期末口頭報告 1:每人10分鐘
Week 16:期末口頭報告2:每人10分鐘
Week 17: 期末口頭報告 3:每人10分鐘
Week 18: 彈性上課周-繳交期末書面報告
This course will consist of lectures and discussio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 is expected. Each student will conduct an independent research project, lead class discussion, and make an in-class presentation based on his or her own findings.
學生必須要在課前閱讀指定的相關資料, 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並就特定議題進行個別的獨立研究報告。
Student’s grade will b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lass participation (50%),期中報告+期末報告 (50%).
蔣竹山,《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2024)
呂紹理編,《台灣史論叢 社會生活篇:如何日常.怎樣生活》(2020)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蔚藍文化,2014)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