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主要講述日本從古代到近代的政治體制、對外關係以及社會文化,通過概說歷史講述,使學生理解日本歷史的基本內外政治事件與社會文化變遷。
能力項目說明
1. 具備日本主要國內大事的知識。
2. 具備日本與周邊國家的互動及其參與世界大事的概要知識。
3. 具備理解外國歷史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Topic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
|
|
||||
1 |
導論與課程介紹 |
1.介紹課程、評分方法及參考書目 2.討論最近日本國內外大事 3.學生應於課前閱覽日本相關新聞
|
1.介紹課綱並討論最近日本國內外大事 2.學生應於課後閱覽相關資料
|
|
2 |
國定假日 |
無
|
無 |
|
3 |
舊石器時代、繩文時代、彌生時代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4 |
邪馬台國、古墳時代與大和政權、律令國家的形成(飛鳥時代)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5 |
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前期的政治改革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6 |
平安時代中後期的貴族政治(攝關政治)與國風文化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7 |
自主總整學習 |
學生自行學習日本史相關課題
|
1. 學生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2晚上線上小考
|
|
8 |
中世社會的成立(莊園與武士、院政、平氏崛起)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9 |
期中考試 |
學生複習大綱與筆記及相關參考書籍
|
考試
|
|
10 |
武士社會(鎌倉幕府成立、蒙古襲來)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1 |
武家社會的成長(室町幕府、室町文化)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2 |
戰國時代與織豐政權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3 |
幕藩體制(江戶幕府)的成立與發展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4 |
幕藩體制的動搖Ⅰ/Ⅱ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5 |
幕藩體制的動搖Ш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
|
16 |
幕末與開國Ⅰ/Ⅱ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1.依教學大綱講課 2.學生討論教學內容或提問 3.學生課後複習大綱及講課內容 4. 晚上線上小考
|
|
17 |
期末考試 |
學生課前預習大綱及相關參考書籍 |
考試 |
|
18 |
自主總整學習 |
學生自行學習日本史相關課題
|
閱覽日本史相關資料或影片 |
1.課堂表現:兩次平常測驗,占總成績10%。一次點名,占10%。
2.學期考試:期中考占總成績40%、期末考占總成績40%。
佐藤信、五味文彦、高埜利彦、鳥海靖編,改訂版《詳説日本史研究》,東京,山川出版社,2017年
木畑洋一,《帝国航路(エンパイアルート)を往く――イギリス植民地と近代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18年
網野善彥,《中世の民衆像》,東京,岩波書店,2009年
網野善彥,《中世荘園の様相》,東京,岩波書店,2008年
網野善彥,《中世再考 : 列島の地域と社会》,東京,講談社,2000年
田中建夫,《中世海外交渉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9年
田代和生,《近世日朝通交貿易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1年
中村榮孝,《日鮮関係史の研究》,上、中、下卷,東京,吉川弘文館,1965-1969年
木宮泰彥,《日華文化交流史》,東京,富山房,1965年
山脇悌二郎,《長崎の唐人貿易》,東京,吉川弘文館,1964年
永原慶二,《戦国期の政治経済構造・戦国大名と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年
山口啓二、佐々木潤之介,《幕藩体制》,東京,日本評論社,1971年
藤野保,《近世国家解体過程の研究:幕藩制と明治維新》,東京,吉川弘文館,2006年
廖敏淑,《日本史》,臺北,三民書局,2023年
林明德,《日本近代史》(修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楊永良著,《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與影》,臺北,語橋文化,1999年
許介鱗著,《日本現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廖敏淑,〈1871年以前清朝與「互市國」日本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 2007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頁122-142
廖敏淑,〈清代中、朝、日邊境貿易—以柵門及倭館貿易為例〉,《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5年第3期,頁126-137
廖敏淑,箱田恵子訳,〈対外交渉の場としての寺院より見た徳川幕府の対外体制〉,《経済史研究》第23號,大阪,大阪経済大学日本経済史研究所,2020年1月,頁121-146
書名 Book Title | 作者 Author | 出版年 Publish Year | 出版者 Publisher | ISBN | 館藏來源* | 備註 N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