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唐宋元繪畫史

Course Name: Tang,Song,Yuan Painting History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5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元代以前重要的繪畫作品為例,介紹時代畫風、畫史流變與創作、觀賞的情境。除了要求學生閱讀相關的藝術史著作外,更特別重視「讀畫」與「憶畫」能力的訓練,期能培養學生以言語描述、分析畫面的能力,並記憶重要作品,進而熟悉中國繪畫主要的表現模式。本課程與下學期的「元明清繪畫史」可視為一中國繪畫通史教程,宋元時期在此發展中尤具典範意義。本課程將利用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展覽資源,讓同學有實際面對作品的經驗,故將配合展覽期程,安排兩次校外參訪,無法參加的同學,請勿選課。

 

* 因投影機效果不佳,建議修課同學於上課時自備筆電或平板,以同步看清圖片。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學生將認識(1)元代以前的繪畫名品與(2)相關畫史議題,(3)掌握描述與分析畫作風格的技巧,並(4)熟悉中國早期繪畫的表現模式。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課程大綱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

    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學習投入

    時間

    課堂講授

    課程前後

    W1

    09.12

    課程導言

    介紹課程規劃

    講授與討論

    3/3

    W2

    09.19

    漢畫拾零

    漢朝以來考古出土的圖畫,畫像石、畫像磚

    講授與討論

    3/6

    W3

    09.26

    六朝遺韻

    謝赫「六法」、宗炳「臥遊」。顧愷之與張僧繇等名下的傳稱作品。

     

    3/6

    W4

    10.03

    唐時舊跡

    唐代墓室壁畫、敦煌佛教繪畫與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講授與討論

    3/6

    W5

    10.10

    國慶日

    國慶日不上課

     

    3/6

    W6

    10.17

    想見唐風I

    唐代人物畫與畜獸畫

    講授與討論

    3/6

    W7

    10.24

    想見唐風 II

    唐代仕女畫與山水畫

    講授與討論

    3/6

    W8

    10.31

    期中考

     

     

    3/6

    W9

    11.07

    山水典範 I

    五代南北山水

    講授與討論

     

    W10

    11.14

    山水典範  II

    北宋巨嶂山水

    講授與討論

    3/6

    W11

    11.21

    文人文化

    小景山水與文人觀點

    講授與討論

    3/6

    W12

    11.28

    北宋後期

    宋徽宗的書畫收藏與贊助

    講授與討論

     

    W13

    12.05

    南北宋之交

    徽宗朝與南宋室南渡後繪畫

    講授與討論

    3/6

    W14

    12.12

    南宋繪畫

    南宋繪畫

    講授與討論

    3/6

    W15

    12.19

    校外參訪

    參觀國立故宮博物院當期特展

    講授與討論

    3/6

    W16

    12.26

    期末考

     

     

    3/6

    W17

    01.02

     

    (撰寫期末報告)

     

     

    W18

    01.09

     

    繳交期末報告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8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評量方式:課堂參與(包括出席、討論等整體表現)佔10%;期末報告佔30%;期中、期末考佔60%。
    2. 記憶名作,至為重要,故憶畫測驗將整合入期中、期末考。作為試題之畫作皆為課堂上所曾講授者,或為全幅、或為局部,同學需辨識畫作之時代、作者、品名、與收藏地等資訊。
    3. 期末報告:從課堂畫目中挑選一件或一組作品,作2000-3000字的介紹。介紹須包含:a. 個人對畫作的風格分析、b. 關於該作的重要研究回顧、c. 個人對於該畫作的欣賞感受。需附完整註釋與作品圖片。抄襲者以零分計
    4. 期末報告請以PDF檔案繳交至Moodle與Turnitin(兩者皆要);Moodle者用以批改計分,Turnitin用以檢視抄襲。
    5. 期末報告以202419日為繳交期限,每遲交1日,扣報告成績1分。因已給同學兩週時間撰寫報告,故僅容許遲交至112日,逾時者報告成績以0分計
    6. 每次上課皆須簽到,不能到課須事先請假,未請假酌予扣分。缺席達3次(含)以上者,或缺堂數達9小時(含)以上者,無法取得本課程學分參訪行程未到者,扣總成績5

     

    校外參訪注意事項:

    1. 9:00報到集合,9:10進場,11:00可離開;離開前請將導覽器交還老師。
    2. 在故宮B1郵局前休憩區報到集合;進場前應先完成寄物與如廁等事(不可攜帶水壺、後背包入場)。
    3. 須先報到,方能領取導覽器;課程結束後,統一歸還導覽器。
    4. 須攜帶學生證。展場內禁止使用閃光燈;在館內須全程配戴口罩;參觀時須輕聲細語,勿喧鬧。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1. Fong, Wen C. Beyond Representation: Chines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8Th-14th Century, Princeton Monographs in Art and Archaeology, No 48.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2. Fong, Wen C. Images of the Mind: Selections from the Edward L. Elliott Family and John B. Elliott Collection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3. Foong, Ping, The Efficacious Landscape: On The Authorities of Painting at The Northern Song Cour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5.
    4. Hearn, Maxwell K. How to Read Chinese Paintings. 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8.
    5. Ho, Wai-kam et al., Eight Dynasties of Chinese Painting: The Collections of the Nelson Gallery-Atkins Museum, Kansas City, and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Cleveland: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Bookstore, 1981.
    6. Li, Huishu. Empresses, Art, & Agency In Song Dynasty China.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0.
    7. Silbergeld, Jerome. Chinese Painting Style: Media,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For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82.
    8. 何傳馨主編,《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書畫卷》,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
    9. 小川裕充著;黃立芸等譯,《臥遊:中國山水畫的世界》,台北市:石頭出版社,2017。
    10.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66): 宗炳畫山水序
    11. 方聞,〈傳顧愷之女史箴圖與中國繪畫史〉,《台大美術史研究集刊》,12期 (2002),頁1-33
    12. 林柏亭主編,《大觀:北宋書畫特展》,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13. 楊新等著,《中國繪畫三千年》,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99。
    14. 江兆申,〈從畫家構圖意念來看中國山水畫的舊有進展〉,《故宮季刊》,4卷4期(1970),頁1-12。
    15. 石守謙,〈賦彩製形──傳統美學思想與藝術批評〉,收入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頁13-66
    16. 石守謙,《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台北市:石頭出版社,2010。
    17. 石守謙,《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史論集》,台北市:允晨出版社,1996。
    18. 石守謙等著,《中國古代繪畫名品》,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6。
    19. 郭繼生編,《美感與造形》,中國文化新論‧藝術篇,台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
    20. 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李渝譯, 《中國繪畫史》,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9。
    21. 巫鴻,《中國繪畫中的「女性空間」》(北京:三聯書店,2019)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