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書法

Course Name: Calligraphy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將帶領學生了解書法的性質以及美學。文字是紀錄典籍的主要媒介,漢字則是東亞文化圈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書法更是體現漢字美學與藝術的重要面向。本課程將漢字之美以為核心,介紹甲骨文、金文以及小篆等文字的觀察重點,配合不同書體的書寫練習期許能使學生領略文字的有趣以及漢字之美。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 透過閱讀與討論,培養學生對漢字美學的基礎概念。
    2. 通過相關文本閱讀,瞭解漢字美學及美感的形成,體會科技時代的漢字之美。
    3. 配合課程與主題,設計書寫練習,體會書法基本技藝
    4. 學生能瞭解漢字結構布局、筆畫特色,具備基礎書法鑑賞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Week

    課程主題

    Topic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間

    Student workload expectation

    課堂講授

    In-class Hours

    課程前後

    Outside-of-class Hours

    1

    課程介紹

    說明上課內容與各項規定

    何謂書法?書法的定義與價值

    講授與討論

    3.0

    3.0

    2

    書法理論

    導讀

    課程內容:論帖學與碑學、文房四寶

    指定閱讀:郭晉銓〈帖學傳統在近現代書法史上的意義〉、沃興華〈論帖學、碑學與碑帖結合〉

    講授與討論

     

    3.0

    4.0

    3

    書法技藝指導

    課程內容:何謂隸書

    練習:隸書基本筆法

    講授與討論

     

    3.0

    3.0

    4

    隸書理論

    導讀

    課程內容:何謂隸變

    練習:隸書基本筆法

    指定閱讀:李淑萍〈隸書起源及其分期特色〉

    講授與討論

     

    3.0

    3.0

    5

    隸書筆型

    教學

    課程內容:孔廟三碑

    練習:史晨碑

    指定閱讀:施順生〈古文字形體演變規律--「框廓、填實、線條化」的探討〉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4.5

    6

    隸書作品

    臨摹

    課程內容:漢三頌

    練習:史晨碑

    指定閱讀:〈乙瑛碑與隸書〉、〈乙瑛碑筆法說明〉

     

    3.0

    3.0

    7

    隸書名品

    欣賞與臨摹

    課程內容:何謂魏碑

    練習:張黑女碑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8

    隸書名品

    欣賞與臨摹

    課程內容:龍門十二品

    練習:張黑女碑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4.5

    9

    草書理論

    導讀

    課程內容:何謂楷書

    練習:點、挑、橫、豎

    指定閱讀:黃明理〈楷書基本筆形再認識--論寫字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

    講授與討論

    3.0

    3.0

    10

    楷書理論

    導讀

    練習:撇、弧、捺、折

    指定閱讀:黃明理〈楷書基本筆形再認識--論寫字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

    講授與討論

    3.0

    3.0

    11

    基本筆型

       教學

    課程內容:顏真卿與多寶塔碑

    指定閱讀:譚錦家〈顏真卿及其書法藝術〉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12

    基本筆型

    教學

    課程內容:顏真卿與多寶塔碑

    指定閱讀:譚錦家〈顏真卿及其書法藝術〉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4.5

    13

    楷書名品欣賞與臨摹

    課程內容:真草千字文

    指定閱讀:簡月娟〈智永禪師書學探析〉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14

    楷書名品欣賞與臨摹

    課程內容:真草千字文

    指定閱讀:簡月娟〈智永禪師書學探析〉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15

    楷書名品欣賞與臨摹

    課程內容:真草千字文

    指定閱讀:簡月娟〈智永禪師書學探析〉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4.5

    16

    行書名品

    欣賞與臨摹

          端午節放假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17

    行書名品

    欣賞與臨摹

          期末考試

    講授與討論

    課堂書寫練習

    3.0

    3.0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0%

    講述 Lecture

    10%

    討論 Discussion

    6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本課程的評分方式包括:出缺席、課堂作業表現、回家作業表現以及平時表現。分項介紹:

    1.出缺席(15%)+平時表現(5%)=20%

      說明一:本課程重視出缺席,每次曠課扣1分,遲到及請假達三次扣1分,共15分。

         說明二:本課程每次點名,6次點名未到者,本項記為0分。

      說明三:如有請假,除特殊事由,均需事先請假並提出證明。

       說明四:平時表現為上課投入度及練習態度

    2.課堂作業50%

    說明一:課堂作業共計10次,每次5分,均需於課堂完成,每遲交1天扣1分。

    說明二:課堂作業評判標準,以臨摹字帖的「相似程度」為標準。

    說明三:課堂作業準時繳交,版面潔淨者可得3分。

    說明四:課堂作業準時繳交,版面不潔者或延遲繳交,版面潔淨者得2分或1分。

    3.回家作業10%

    說明:回家作業基準為五張,每寫五張算1分,至多10分。

    4.期末考試20%

    說明:本課程於最後一週測驗書法知識及辨識草書

     此點由教師進行判斷,為尊重發言權利,將從寬認定。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趙平安:《隸變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
    2. 滕西奇:《史晨碑寫法與注譯》(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
    3. 郭晉銓:《從王羲之到王靜芝:帖學傳統中的典範書學體系》(臺北:新文創,2018
    4. 上海書畫出版社:《中國碑帖名品.孫過庭書譜》(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5. 黃明理〈楷書基本筆形再認識--論寫字教育一個重要的環節〉,《中國學術年刊》312009.3),頁227-253
    6. 沃興華〈論帖學、碑學與碑帖結合〉,《中華書道》41(2003.8),頁30-36。
    7. 李淑萍〈隸書起源及其分期特色〉,《中華書道》18(1997.11),頁16-29。
    8. 施順生〈古文字形體演變規律--「框廓、填實、線條化」的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8(2003.3),頁37-46。
    9. 書友編輯部〈乙瑛碑與隸書〉、〈乙瑛碑筆法說明〉,《書友》27(1989.5),頁6-24。
    10. 書友編輯部〈禮器碑與隸書〉、〈禮器碑筆法說明〉,《書友》41(1990.7),頁6-27。
    11. 梅墨生〈歐陽詢〈九成宮禮泉銘〉-唐楷的精微化〉,《中華書道》31(2000.2),頁33-36。
    12. 簡月娟〈智永禪師書學探析〉,《中國文化月刊》246(1990.9),頁77-90。
    13. 譚錦家〈顏真卿及其書法藝術〉,《中國語文》102:2(2008.2),頁74-85。
    14. 林圭〈神龍本〈蘭亭序〉研究〉,《中華書道》89(2016.04),頁10-35。
    15. 江雅惠〈「天下三大行書」之典故及美學意涵探析〉,《臺灣美術》107(2017.1),頁99-119。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