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台灣地方戲曲概說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Local Drama in Taiwan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4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臺灣傳統戲曲根植於民間的歲時節慶與生命禮俗,體現著人們的生活習俗與情感信仰,擁有獨特的表演體系與審美思維。然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轉型,傳媒的興起與娛樂的多元,傳統戲曲逐漸褪去昔日風華,甚至面臨著式微沒落的命運。基於對自己母土文化的認識與重視,本課程以臺灣傳統戲曲的歷史源流與表演藝術為授課重點,引領同學認識各類的戲曲劇種,領會其表演特色與舞台景觀,同時也能讓同學通過臺灣戲曲,瞭解臺灣政治時代社會文化的轉型變遷,以及各類表演場域的發展,並引發同學對臺灣傳統戲曲編導演創作、報導文學寫作以及學術研究的興趣。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結合史料梳理、田野訪談、影音欣賞與講座示範等教學策略,引領修課者認識臺灣傳統戲曲的歷史風華,不同的族群文化與劇種特色,當代戲曲劇壇的演出景觀。思索「從民間來,回民間去」的臺灣傳統戲曲,在「繼承/回歸」、「重建/再創」的衍生機制如何傳承發展,對話當代,開創多元化的舞台風姿,建立臺灣傳統戲曲的主體性,思辨「文化再生產」的繼承與活化;從而串連或拓展攸關文化學、社會學、廣告學、新聞學、行銷學、影視學、宗教學與戲劇學等知識或技能,提升人文美學素養,培養資料蒐集、發現問題、實踐參與及創意構思等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傳統戲曲相見歡

    1、學期課程內容介紹

    2、大眾文化中的戲曲身影

    ※曾永義《臺灣傳統戲曲特質》

    2

    與戲曲親密接觸

    歌仔戲示範講座

    藝師教學

    3

    傳統偶戲任意門

    布袋戲示範講座

    藝師教學

    4

    「戲」說臺灣

    1、臺灣歷史背景與移民族群

    2、臺灣原住民與戲曲

    3、文獻史料中的臺灣戲曲劇種

    江武昌等著《聽到台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 

    5

    臺灣戲曲演出生態

    1、民間廟會慶典的演出傳統

    2、「扮仙戲」的儀式意義

    3、商業售票的內台劇場

    ※林茂賢〈臺灣扮仙戲的象徵意義〉

    6

    南北管戲曲

    1、弦管清幽的七子戲

    2、「吃肉吃三層、看戲看亂彈」的北管戲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南北管的天地》網站

    7

       期中報告

    現代劇場觀戲(移地教學)

    書面期中報告

    8

    臺灣歌仔戲(Ⅰ)

    1、臺灣歌仔戲的百年光影

    2、「與時俱進」的臺灣歌仔戲演出景觀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林鶴宜、蔡欣欣合撰《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

    9

    期中考週

    臺灣歌仔戲(Ⅱ)

    1、臺灣歌仔戲的兩岸交流

    2、臺灣歌仔戲的海外傳播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

    10

    臺灣布袋戲(Ⅰ)

    1、布袋戲在臺灣的發展歷程

    2、當代布袋戲的演出景觀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

    11

    臺灣布袋戲(Ⅱ)

    1、影視布袋戲的跨國合作

    2、臺灣偶戲現代化與跨界創作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胡又天《金光布袋戲研究》

    12

    臺灣客家戲

    1、客家戲在臺灣的發展歷程

    2、當代客家戲的演出景觀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鄭榮興《臺灣客家戲之研究》

     

    13

         京劇在台灣

    1、京劇在臺灣的發展歷程

    2、臺灣京劇現代化與在地化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

     

    14

    崑劇在台灣

    1、崑曲在臺灣的發展歷程

    2、當代崑劇的演出景觀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蔡欣欣〈崑曲在臺灣發展的歷史景觀〉、〈21世紀初臺灣崑曲劇壇景觀與研究成果綜述〉

    15

    豫劇在台灣

    1、豫劇在臺灣的發展歷程

    2、臺灣豫劇本土化與文人化

    ※陳芳《臺灣傳統戲曲》劇種單元

    ※陳芳、嚴立模《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

    16

     期末分組報告

     

     

     

    17

    元旦

     

     

    18

    移地教學

    台北市外台歌仔戲匯演觀摩演出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 本課程依照單元進度配合相關教材,採用視聽教學、文本導讀、示範講座、課堂討論與期末展演報告等方式進行。
    2. 現代劇場購票觀劇與外台歌仔戲匯演觀劇各一。多看戲齣附上照片與撰寫簡單心得加分。
    3. 上課隨機點名,缺曠課1次扣學期總分1分。
    4. 學習過程中充分互動或表現優異者,予以加分。
    5. 期中報告為個人現代劇場觀戲書面報告。
    6. 期末分組報告為自選觀賞的外台歌仔戲匯演戲齣,自其中發想或演出或企劃或網站等,分組上台報告,並繳交書面報告與PPT簡報。
    7. 給分方式:出席成績20%,課堂討論20%,期中報告20%,期末報告4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大出版社,2015

    2、陳芳主編《臺灣傳統戲曲》,學生書局,2004

    3、蔡欣欣《臺灣戲曲景觀》,國家出版社,2011.1

    4、蔡欣欣《臺灣歌仔戲史論文本.展演與傳播》,政大出版社,2018.1

    5、林茂賢《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前衛出版社,2006

    6、王安祈《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

    7、王安祈《當代戲曲》,三民書局,2002.9

    8、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9、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10、胡又天《金光布袋戲研究》,2016.8

    11、陳芳、嚴立模:《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臺北:國光劇團,2003

    12、鄭榮興《台灣客家戲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2016

    13、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台灣》,南天書局,2000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蔡欣欣《走進戲曲大觀園》、《傳藝臺灣—認識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的人間國寶》磨課師線上課程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