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為中文系之選修三學分課,同時為「跨域‧創新‧實踐:應用中文學分學程」的核心課程之一。以「實用編輯學」為名,其特色有三:
1.學理介紹與實務應用兼顧:本課程重視編輯學的相關理論,同時要求學生能實作應用,內容廣泛涉獵編輯、企畫、出版、發行、行銷等各項實務之認知。
2.經驗傳承與實作練習同步:本課程邀請多位業師以專題演講方式進行,傳承其多元豐富的實務經驗,為使學生能運用所學,期末需繳交文學編輯製作成果,以收經驗與練習同步之效。
3.文學涵養與編輯訓練結合:本課程除介紹編輯知識、流程等實務,更強調中文應用審美能力的展現,不論是報紙副刊、雜誌、圖書出版,均以文學類型為主,以與中文系文學課程相互結合。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
1.了解現代編輯學的基本理論,稿件處理、創意培養等相關知識。
2.認識報紙副刊、文學雜誌、圖書出版等不同媒介的編輯流程、特色與處理方式。
3.從業師經驗講授中吸收編輯經驗,進入編輯實務情境。
4.透過實際作業製作練習,熟悉編輯流程,應用語文表達能力。
學習成效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在理論闡發與實際操作的互用、教師講授與學生參與的兼顧下,希望至少可以達到以下三個面向的成效:
1.認識編輯人與編輯學:相關的稿件處理、創意發想、專題製作、活動設計、編輯名家等。。
2.認識文學傳播媒介:包括報紙副刊、文學雜誌、圖書出版、數位出版等不同媒介的各自屬性與定位。
3.中文能力的應用與提升:將中文系所學的文學知識與審美素養,運用到編輯實務中,增加未來就業競爭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Week | 課程主題 Course Theme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 教學活動與作業 Activity and Homework | 學習投入時數 Estimated time devoted to coursework per week | |
---|---|---|---|---|---|
課堂講授 Lecture Hours | 課程前後 Preparation Time | ||||
1
|
何謂編輯? 如何實用? |
自編講義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2
|
編輯的創意與技藝
|
自編講義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3
|
文學傳播的基本認識 |
中央大學李瑞騰教授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4
|
走向文學編輯之道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宗翰副教授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5
|
圖書結構和新書資料卡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宗翰副教授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6
|
出版選題與稿源開發
|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楊宗翰副教授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7
|
副刊編輯的使命與甘苦
|
淡江大學林黛嫚副教授主講,前中央日報副刊 主編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8
|
副刊的文稿選擇與活動舉辦
|
聯合報副刊主編、作家宇文正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9
|
文學雜誌之編輯行為:以《文訊》為例
|
文訊雜誌總編輯、社長封德屏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10
|
文學雜誌之編輯行為:以《國文天地》為例
|
國文天地雜誌總編輯張晏瑞主講 |
聽講與討論 |
3.0
|
4.5
|
11
|
編輯行動:參觀文訊雜誌社及台北文學館籌備處
|
文訊雜誌總編輯、社長封德屏導覽
|
文學參訪活動 |
3.0
|
4.5
|
12
|
文學圖書出版編輯實務之一
|
時報出版公司胡金倫主編主講
|
聽講與討論。期末作業討論 |
3.0
|
4.5
|
13
|
文學圖書出版編輯實務之二
|
講者待聘 |
聽講與討論。期末作業討論 |
3.0
|
4.5
|
14
|
編輯如何成家——台灣著名編輯家介紹之一 |
講者待聘 |
聽講與討論。期末作業討論 |
3.0
|
4.5
|
15
|
編輯如何成家——台灣著名編輯家介紹之二 |
講者待聘 |
聽講與討論期末作業討論 |
3.0
|
4.5
|
16
|
課程結論 |
討論 |
課程回顧。作業繳交 |
3.0
|
4.5
|
1 期末考試 40%
問答及申論題2題:
文不對題者:0-15分
理解多誤、條理混亂、內容單薄者:16-60分
理解生疏、條理鬆散、內容寬泛者:61-80分
理解正確、條理清楚、內容充實者:81-100分
2 作業練習 30%
編輯實務製作運用。
作業練習製作將以創意、形式及內容三方面評量成績。
創意缺乏、格式未符基本要求、內容隨意拼湊: C級分
創意普通,內容單調,格式有缺漏:B級分
創意新穎,內容深刻,具有新意,形式富於變化:A級分
3 課堂出席及平時討論 30%
無故缺席超過3次者不能參加期末考試,本課程將不予及格。
討論消極、內容空洞者:B級分
討論熱烈、內容符合要求、參與度高者:A級分
指定書目:
1.張堂錡編:《編輯學實用教程 》,台北:業強出版社,2002。暫時絕版。
2.楊宗翰編:《大編時代:文學、出版與編輯論》,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20。
3.楊宗翰編:《話說文學編輯》,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22。
4.林黛嫚著:《推浪的人》,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
延伸閱讀:
1.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系列
2.張晏瑞主編《國文天地》雜誌系列
3.宇文正主編《聯合報》副刊系列
4.見城徹著,邱振瑞譯:《編輯這種病》,台北:時報,2009。
5.周浩正:《優秀編輯的四門必修課》,北京:金城,2008。
6.封德屏:《荊棘裡的亮光》,台北:爾雅,2014。
7.封德屏:《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台北:爾雅,2019。
8.楊 玲:《為什麼書賣這麼貴?:臺灣出版行銷指南》,台北:新銳文創,2011。
9.傅瑞德:《一個人的出版史》,台北:潑墨數位出版公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