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近代社會的身體與性別

Course Name: Body and Gender in Modern Societies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1.0

學分數

Credit(s)

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由歷史學系和文學院「國際漢學碩博士專班」合開,邀請四位國際知名歷史學者,從918日至1011日,以六個講次、中英文密集授課方式,完成1學分的修習。

 

身體與性別,是形塑近代社會的兩大動力。身體是生老病死的起點和終點;性別是自我認同、社會分工的基礎。本課程以近代以降的中國史與全球史為範疇,藉由專題介紹和個案討論,探究「身體史」與「性別史」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方法與操作範例?

 

【國際師資陣容】

姜學豪Howard Chiang(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東亞系教授;賴和、吳濁流台灣研究講座教授)

蘇成捷Matthew H. Sommer(美國史丹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須藤瑞代(京都產業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許維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本課程主題涵蓋近代全球與中國性科學史、精神分析、性道德論述、性犯罪與法律以及跨性身體史等。透過四位客座教授的課程演講、文本分析,以及課後的書面報告,本課程希望達到三個目標:

     

    1. 增進學生對於「身體」與「性別」的歷史認識;
    2. 培訓學生對於「身體史」與「性別史」的研究能力;
    3. 拓展學生的跨領域視野,彰顯人文學科的社會關懷。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日期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9/18

    (三)

    9.00-12.00

    如何研究全球性科學史?

    (姜學豪老師主講)

    Howard Chiang, “Scientific Sex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Sexual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4), Vol. II, pp.314-339.

    V. Feuchtner, D. Haynes, and R. Jones eds., A Global History of Sexual Science, 1880–1960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7), pp.1-25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9/20

    (五)

    9.00-12.00

    精神分析與跨文化科學在華語語系太平洋

    (姜學豪老師主講)

    王文基,〈「當下為人之大任」:戴秉衡的俗人精神分析〉,《新史學》17.2 (2006.3),頁91-142

    王文基,〈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收入劉士永、王文基主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頁77-98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10/2

    (三)

    9.00-12.00

    近代中國節婦烈女的問題

    (須藤瑞代老師主講,視訊)

    徐珂仲可,〈紀紹興陳烈女殉夫〉,《婦女雜誌》4.9 (1918.9)

    篿農,〈紹興陳列女輓詞〉,《婦女雜誌》4.9 (1918.9)

    于定一,〈紹興陳列女輓詩〉,《婦女雜誌》4.9 (1918.9)

    胡適,〈貞操問題〉,《新青年》5.1 (1918.7)

    唐俟(魯迅),〈我之節烈觀〉,《新青年》5.2 (1918.8)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10/4

    (五)

    9.00-12.00

    現代中國的新性道德話語:1920年代的「愛情大討論」以及有關同性愛問題的爭論

    (許維賢老師主講,視訊)

    許維賢,《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20)。

    許維賢,〈「性育」的底線:以張競生主編的《新文化》月刊為中心〉,《中外文學》,40.1 (2011.3),頁75-113

    許慧琦,〈卡本特的人情性學及其同/異性論述在中國的轉譯與取捨〉,《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0 (2022.12)1-70

    許慧琦,〈1920年代的戀愛與新性道德論述——從章錫琛參與的三次論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6 (2008.12),頁29-92

    蔡孟哲,〈自由、平等、同性愛:民國時期社會主義視野的性/別論述〉,《中外文學》51.1 (2022.3),頁131-162

    陳冉涌,〈跨語際的觀念再造——一個1920年代中國女性同性戀愛話語的檢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2 (2022.8),頁83-132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10/9

    (三)

    9.00-12.00

    大清律例下的一妻多夫、賣妻與生存策略

    (蘇成捷老師主講)

    Matthew H. Sommer,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Introduction, Chapter 1 & 4.

    巴縣檔案選件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10/11

    (五)

    9.00-12.00

    中華帝國晚期以降的狐仙、石女與跨性史

    (蘇成捷老師主講)

    Matthew H. Sommer, The Fox Spirit, the Stone Maiden, and Other Transgender Histories from Late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明清史料選件

    課前準備

    課中討論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4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2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 課程以實體與視訊形式進行,修課生須全程參與。

    1. 請預習每週講義,於上課時提問,與授課師討論。所有講義可於Moodle數位學習平台取得。
    2. 課程結束後一個月內,請繳交一篇學習心得(3,000字為原則,含正文、註腳、書目),至Moodle數位學習平台作業區。
    3. 無故缺課兩次(含)者,成績以零分計算。
    4. 評量方式:出席、討論佔70%。書面報告佔30%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于定一,〈紹興陳列女輓詩〉,《婦女雜誌》4.9 (1918.9)

    王文基,〈「當下為人之大任」:戴秉衡的俗人精神分析〉,《新史學》17.2 (2006.3),頁91-142

    王文基,〈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收入劉士永、王文基主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頁77-98

    胡適,〈貞操問題〉,《新青年》5.1 (1918.7)

    唐俟(魯迅),〈我之節烈觀〉,《新青年》5.2 (1918.8)

    徐珂仲可,〈紀紹興陳烈女殉夫〉,《婦女雜誌》4.9 (1918.9)

    許維賢,〈「性育」的底線:以張競生主編的《新文化》月刊為中心〉,《中外文學》,40.1 (2011.3),頁75-113

    許維賢,《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2020)。

    許慧琦,〈1920年代的戀愛與新性道德論述——從章錫琛參與的三次論戰談起〉,《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6 (2008.12),頁29-92

    許慧琦,〈卡本特的人情性學及其同/異性論述在中國的轉譯與取捨〉,《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0 (2022.12)1-70

    陳冉涌,〈跨語際的觀念再造——一個1920年代中國女性同性戀愛話語的檢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22 (2022.8),頁83-132

    蔡孟哲,〈自由、平等、同性愛:民國時期社會主義視野的性/別論述〉,《中外文學》51.1 (2022.3),頁131-162

    篿農,〈紹興陳列女輓詞〉,《婦女雜誌》4.9 (1918.9)

    Howard Chiang, “Scientific Sex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Sexualit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4), Vol. II, pp.314-339.

    Matthew H. Sommer,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5), Introduction, Chapter 1 & 4.

    Matthew H. Sommer, The Fox Spirit, the Stone Maiden, and Other Transgender Histories from Late Imperial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4), Introduction & Chapter 2.

    V. Feuchtner, D. Haynes, and R. Jones eds., A Global History of Sexual Science, 1880–1960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7), pp.1-25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