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旨在發揮個人所學,落實專長訓練,讓同學學習如何幫助國小學生,特別是弱勢家庭,學習妥善運用課後在校時間,進行作業與體能發展、人際互動、生活藝術的學習。本課程與台北市課後照顧協會合作,同學們亦可經由與該組織之互動,了解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服務規劃、管理,不僅可以強化淑世情懷,有助於開拓眼界,也確立以服務為目的的人生觀。
能力項目說明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 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 與作業 |
|
1 (9/10) |
課程說明 |
課程內容介紹 |
說明課程進行與輔導目標 |
|
2 (9/17) |
中秋節停課 |
|||
3 (9/24) |
輔導工作講習I |
認識服務環境與工作要領 非營利組織的管理 |
認識協會教學單位 服務時間規劃 |
|
4 (10/1) |
認識受輔學生特質 |
優勢視角理論
|
填寫輔導紀錄,建立受輔學生基本資料 強化輔導學生與學習輔導知能技巧 |
|
5 (10/8) |
情感的建立I |
實習:認識受輔導學生建立良好關係 |
填寫輔導紀錄 優勢視角觀察 |
|
6 (10/15) |
情感的建立II |
實習:強化受輔學生的關係 正向心理學理論 |
填寫輔導紀錄,建立學習目標與對策檔案
|
|
7 (10/22) |
信賴的建立 |
實習:了解兒童學習障礙 |
分析受輔學生學習問題,擬定改善策略 學習教案製作 |
|
8 (10/29) |
輔導知能 |
實習: 助人原理與技巧 |
認識助人的前提、原則與方法的演練 |
|
9 (11/5) |
輔導工作講習II |
實習 探討如何增強思考力 |
參考教育部《學生輔導諮商工作資源參考手冊》 |
|
10 (11/12) |
輔導知能 |
輔導知能強化 鼓勵學習單之練習
|
小組討論:輔導工作經驗分享 (前半學期服務同學報告I) |
|
11 (11/19) |
輔導知能 |
如何增進青少年的自信心 |
強化輔導學生與教學技巧 (前半學期服務同學報告II) |
|
12 (11/26)
|
教學技巧I |
實習:兒童激勵原理與運用 |
填寫輔導紀錄 檢視激勵效果 |
|
13 (12/3) |
教學技巧II |
實習:兒童學習原理與操作 |
填寫輔導紀錄 檢視激勵效果 |
|
14 (12/10) |
教學技巧III |
實習:學習性向與生涯發展 |
填寫輔導紀錄 檢視學習成效 |
|
15 (12/17) |
實習成果檢視 |
實習:學童人際關係經營 |
填寫輔導紀錄 受輔學生人際關係輔導 |
|
16 (12/24) |
實習成果檢視 |
實習:學童關鍵優勢發展 |
填寫輔導紀錄 受輔學生關鍵優勢輔導 |
|
17 (12/31) |
期末分享(1) |
檢視輔導紀錄 |
後半學期服務同學報告I |
|
18 (1/7) |
期末分享(2) |
檢視輔導紀錄 |
後半學期服務同學報告II |
|
※學期初即排定全學期到校的服務時間,如有變動,請一週前通知任課老師或協會助教。服務時間規劃表單網址: https://forms.gle/R42LYN52hcZzETuVA |
(4)服務與輔導紀錄須於開始實習的第一、三、五、七次分批寄給教師,最後將完整記錄與期末報告的投影片上傳至數位教學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