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為講座型通識課,由多位講師共同講授。課程圍繞「去成長」(degrowth)的概念及實踐進行。
「去成長」或「棄成長」、「後成長」、「福祉經濟」等類似名詞都在傳遞同一訊息:無止境的經濟成長正在毀滅地球生態、扼殺我們的未來、創造更嚴重的貧富不均、剝奪我們的幸福。如同阿米塔夫·戈什(Amitav Ghosh)在《大錯亂》(The Great Derangement)一書所言,「如果有任何一件事因為全球暖化而變得再清楚不過,那就是:繼續用現行方式思考理解這世界等於是在集體自殺。」
衡量經濟成長的工具—GDP—盲目堆疊商品及服務易手價格,渾然無視過程中對地球母親的千刀萬剮、普羅大眾持續遭受的剝削、以及分配持續惡化下越來越扭曲病態的社會結構。既然追求GDP帶來的是毀滅與痛苦,那麼拋開經濟成長枷鎖、以人民幸福快樂為目的的社會與經濟制度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從土地使用、住房、飲食、耕作、照顧、教育、合作社、交易、能源、交通…我們都能夠自主、秉持善意重新規劃藍圖、逐步擺脫資本主義,未來世界或許仍舊美好可期。
課程第一部份介紹「去成長」,內容涵蓋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圈地與公地、殖民主義、地球生態極限、生態、文化、經濟多樣性、政治民主與經濟民主、綠色成長其實是褐色、漂綠、消費主義。
課程第二部份以30分鐘紀錄片《近鄉—亂世中的希望之聲》開場,接著從住宅正義、住宅合作社、食物、去成長與個人成長、全球化與心理健康、社媒焦慮、生態焦慮、福祉經濟跨領域社運串聯、把人當人看的經濟、原民智慧、合作社實踐案例、生態村、社區貨幣、維修咖啡館、零廢棄的污痕存在、災難應對與互助…主題進行互動式教學。
能力項目說明
人類社會的經濟運作方式有無限可能;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地球宜居生態系卻只有一個。如今我們僵硬卡在資本主義,多數人在受剝削的同時,還被迫幫忙一起摧毀大自然。
以人民福祉為目的、不同於資本主義的嶄新社會經濟運作方式是全球不同角落人們正努力創造與實踐的新願景;每位同學與生俱來的關懷、才智、想像力都能為此全球運動提供重要貢獻。期待一個學期課程能激發出同學們這些潛能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 |
日期 |
課程主題 |
講師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作業 |
1 |
9/9 |
課程簡介:去成長是蝦米挖溝? |
盧倩儀 |
《少即是多》 |
2 |
9/16 |
經濟成長背後……..那些沒告訴我們的事 GDP是什麼、資本主義、消費主義與全球化 |
陳逸樺 |
《天翻地覆》、《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錢買不到的東西》、《販賣懷疑的商人》 GDP又不能吃 |
3 |
9/23 |
幹嘛要去成長? 《 《近鄉》 – 亂世中的希望之聲 》 |
唐敏 |
Happiness 400字作業:觀察自己與「廣告」的關係 |
4 |
9/30 |
把人當人看的經濟 |
邱奕儒 |
400字作業:思考住房與自己的關係 |
5 |
10/7 |
房子幹嘛都那麼貴? 圈地運動 土地社會化 - Commons 住宅正義,住宅合作社 |
邱奕儒 |
值得省思的動畫-人類是地球最大的危機 400字作業:觀察自己吃的食物與環境的關係 |
6 |
10/14 |
你的食物從哪裡來? |
唐敏 |
400字作業:觀察思考自己的心理健康與社會、與世界的關係 |
7 |
10/21 |
去成長能讓我快樂嗎?全球化與心理健康 |
汪健雯 |
Are you lost in the world like me? 觀察自己與社媒的關係,整理成400字作業 |
8 |
10/28 |
自己的電自己發! |
唐敏 |
400字作業:思考自己與教育、工作、社會、世界的關係 |
9 |
11/4 |
我們重新出發吧! 期中盤點、復習、分組、解釋期末計劃 |
唐敏 邱奕儒 |
|
10 |
11/11 |
「家」在哪裡? |
唐敏 汪健雯 |
|
11 |
11/18 |
我們去森林裡吃一餐吧! 老莊教你活得像個人 |
林一善 |
|
12 |
11/25 |
原來簡單一起生活才是有韌性的未來?
|
邱奕儒 |
|
13 |
12/2 |
原來公司可以長這樣? 永續發展目標-主婦聯盟合作社的實踐案例 談食物浪費 |
林邦文 |
|
14 |
12/9 |
綠色成長是黑色 民主/漂綠/媒體 東西的故事,東西的前世今生 維修權(Right-to-Repair) |
盧倩儀 |
|
15 |
12/16 |
零廢棄的無痕存在 維修咖啡館 Repair Cafe |
曾琴梅 |
|
16 |
12/23 |
投票就能創造我們要的未來嗎? 社會運動 |
汪健雯 |
|
17 |
12/30 |
期末計劃(學生製作影片)成果展 |
盧倩儀 |
|
18 |
1/6 |
世界咖啡館 釐清問題 分享經驗 提出行動 |
盧倩儀 唐敏 |
|
課程參與20%
不定期400字小作業20%
期末計劃60% (4人一組提出你們的「去成長」解方,製作8分鐘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