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古典戲曲選讀

Course Name: Readings of Selected Classical Chinese Dramas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搭配教育部「臺灣布袋戲的文化科普與數位策展」教學實踐計畫,藉由獲選為「臺灣意象」的布袋戲,作為認識臺灣傳統戲曲文化的劇種。因此課程中邀請「不貳偶劇」郭建甫團長擔任布袋戲授課業師,並安排科普業界專家進行專題演講,結合史論講授、偶藝分析、藝師教學、田野踏查、生態探析與創意提案等多元課程內容,兼顧知識傳遞與實務體驗,讓同學對於百餘年來伴隨臺灣政經社會文化的轉型變遷,以堅韌寬廣的活力,在民間自力奮發、孜孜營生,「與時俱進」發展出內台、外台、廣播、電影、電視與現代劇場等表演型態的布袋戲有全面認識。從而掌握偶戲歷史發展景觀,透視臺灣時代社會轉型,認識民間廟會獻戲傳統,體驗戲曲藝術參與實踐,關注劇壇生態蛻變,審視布袋戲多元繽紛的演劇景觀;繼而激勵同學以年輕化、趣味化與現代化的創意構思,對臺灣布袋戲進行資料彙整、知識轉譯、文化科普與傳播推廣。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1.增加學生接觸、認識、體驗布袋戲的機會

    2.提升學生對於通識課程的學習興趣與動機

    3.啟發學生思考傳統文化如何適應當代環境

    4.培養學生統整知識、轉化知識的軟實力

    5.引發學生對於人文性質科普推廣的興趣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

    課程主題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教學活動與作業

    1

    走進傳統戲曲大觀園

    1、簡介本學期課程。

    2、介紹傳統戲曲定義與藝術特質

    PPT+影音資料

    2

    中秋節

     

     

    3

    【體驗教學】
    製作專屬於自己的布袋戲作

    學生DIY製作簡易布袋戲戲偶,繪製偶頭、製作戲服。

    業師授課

    4

    【藝師講座】
    布袋戲的掌中技藝

    透過實際展演、操作瞭解傳統布袋戲的口白藝術、掌中技藝

    業師授課

    5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

    臺灣布袋戲發展史概述

    PPT+影音資料

    6

    臺灣布袋戲與民間信仰

    1、介紹臺灣民間廟會演劇傳統、扮仙戲之內涵

    2、介紹當代文化寺廟與藝文推廣結合之演劇景觀。

    PPT+影音資料

    7

    【藝師講座】
    布袋戲腳色行當

    介紹布袋戲生旦淨丑之行當及其表演特點。

    業師授課

    8

    【藝師講座】
    布袋戲服飾行頭與道具砌末

    介紹布袋戲服飾行頭、道具砌末之意涵與其製作工藝。

    業師授課

    9

    【期中分組報告】
    賞析臺灣布袋戲工藝之美

    學生分組合作,選定一項布袋戲的工藝深入查找資料,並於課堂報告。

    分組討論與報告

    10

    【移地教學】

    參觀大稻埕偶戲館布袋戲展
    欣賞不貳偶戲《虹霓關》布袋戲演出(票價100元)

           11/16周六

    11

    【專題講座】
    文史類科普寫作經驗談

    業界講師分享文史類科普文章撰寫之相關經驗。

    業師授課

    12

    【分組實作】
    科普創意個案構思發想

    分組構思期末報告之主題。

    分組討論與報告

    13

    【體驗教學】
    布袋戲五音
    與四連白演練

    業師帶領學生體驗布袋戲之口白藝術。

    業師授課

    14

    【體驗教學】
    布袋戲鑼鼓經

    業師帶領學生體驗布袋戲之鑼鼓運用和唱腔技巧。

    業師授課

    15

    【分組指導】
    確核布袋戲
    文史知識內容

    討論各組構思之主題,核實呈現的資訊是否正確。

    業師指導

    16

    臺灣布袋戲劇壇生態

    介紹從傳統到當代,多元的布袋戲劇壇生態。

    【移地參訪】

    17

    【期末分組報告】
    科普創意構思提案簡報

    學生分組合作,針對特定布袋戲相關的主題知識,設計推廣方案,並於課堂上進行簡報。

    分組討論與報告

    18

    【移地教學】

    外台文化場布袋戲匯演觀摩

    彈性課程調整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2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3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1、出缺席狀況(15%):課程開始前進行點名,無故缺席者予以扣分。尤其兩次移地教學未到者扣總分三分。

    2、課堂討論參與度(20%)

    3期中報告:各組選定一項布袋戲工藝,進行賞析報告。(30%)

    4期末報告:各組選定以「角色行當」、「四念白」、「操偶技藝」、「鑼鼓經與唱腔」、「服飾行頭」、「道具砌末」等科普主題,由學生上台進行簡報,並繳交課程觀劇心得(含括不貳偶劇及外台布袋戲匯演觀賞心得)及實作企畫書面報告。各組須附上分工名單,以便掌握學生參與課程之情況。(35%)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林鶴宜:《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台大出版社,2015

    2、陳芳:《臺灣傳統戲曲》,臺北;學生書局,2004

    3、呂理政:布袋戲筆記》,臺北:臺灣風物,1991

    4、傅建益:《掌中乾坤臺灣野臺布袋戲現貌》,臺北:商周,2000

    5、陳龍廷:《臺灣布袋戲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

    6、吳明德:《臺灣布袋戲表演藝術之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5

    7、江武昌:《臺灣的傀儡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

    8、邱一峰:《臺灣皮影戲》,臺中:晨星出版社,2003

    9黃俊雄等著:《掌中風雲一世紀黃海岱的布袋戲生涯》,臺北:印刻,2007

    10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1991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1、	蔡欣欣《走進戲曲大觀園》、《傳藝臺灣—認識臺灣傳統表演藝術的人間國寶》磨課師線上課程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