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文-古典小說選讀

Course Name: Readings of Selected Classical Chinese Fiction

修別:群

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以主題的方式帶領同學進入中國古典小說的世界,內容除了古典文學之外,也輔以相關的現代小說,透過作品的精讀來了解各朝的文人精神、時代風貌、社會樣態等等。本學期課程主要分為三大主題:第一單元為「神異非常」﹝人與自然﹞,在中國人的世界中一直有著所謂的「此界」與「彼界」,對於未知、不可測的「彼界」總是存在著總總的想像與期待,透過這些神、奇、鬼、怪等故事的閱讀,能夠拓展我們的視野以及生活世界的認識,同時也能由此激發更多的想像力與創作空間。第二單元則是「癡情男女」﹝人與人﹞,愛情是人類生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相於現時的愛情觀點,古人們那些纏綿悱惻、淒絕哀婉的作品可能顯得有些陳腐而可笑,但其中卻蘊含了最真摯的情意,仍有許多令人動容之處,足堪我們咀嚼與深思。第三單元為「俠義偵探」﹝人與社會﹞,「俠客」是從先秦以至近代不斷被書寫的主題,綜合了中國儒、道、墨三家的特質,是一種中外人群共同的「心象」,到宋代以後,又常司法審判的公案結合,反映民眾對法治的期待與想像,呈現一個典型的中國文化面向,隱藏著民眾個人與群體的自覺。

整體來說,本學期閱讀的作品涵括了古神話、六朝志怪、唐傳奇與宋代話本,多以短篇小說為主,試圖以文學、戲劇、宗教等不同角度切入,帶領同學進入中國小說的世界。而課程內容主要以「人」為核心開展,透過「自我叩問」、「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天」等主題去探究古典小說的獨特魅力,期望透過文學教育與文化探索,涵養情性、深化思考,具備更深厚的人文素養,讓同學能自我省思、更敏銳地覺察與思索己身與週遭環境之關係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目標:

    1. 透過閱讀與討論,訓練學生思辨與語文表達能力。

    2. 通過經典作品的閱讀與賞析,瞭解中國人文思維與傳統,強化情意感知與人際溝通能力。

    3. 配合課程選文與主題,設計寫作練習,更清楚理解寫作要領與認知學術規範,增益文章表述能力。

    4. 經由學術論文的訓練,學生能寫作一篇有關唐詩的正式報告。

    5.認識中國小說從先秦以至近代的發展演變、主題與特質。

    6.對比後代的改寫、續作,或是同題材的戲曲作品,藉此深掘小說文本的內涵與可能開展的面向。

     

    學習成效:

    1.增強學生精讀與分析文本的能力。

    2.訓練學生書寫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反思精神。

    4.學習應用所學,嘗試古典新詮或對古典作品進行再創造。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週次Week 課程主題Course Theme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Content and Reading Assignment 教學活動與作業Activity and Homework 學習投入時數Estimated time devoted to coursework per week
    課堂講授Lecture Hours 課程前後Preparation Time

    1

    課程說明及介紹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
    認識中國小說史

    3.0

    4.5

    2

    中國小說簡史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
    認識古典短篇小說的特色

    3.0

    4.5

    3

    小說概論

    文章判讀與闡釋

    佛斯特《小說面面觀》

    如何摘錄文章重點、扼要陳述要義

    認識及嘗試分析小說的特點

    閱讀課程講義、試著製作摘要

    3.0

    4.5

    4

    人與自然
    明清筆記中的鬼怪:狐仙與殭屍
    課程討論:志怪的魅力所在

    3.0

    4.5

    5

    人與自然
    明清筆記中的鬼怪:狐仙與殭屍
    
    課程作業:搜集與分享志怪相關資料

    0.0

    0.0

    6

    人與自然
    聊齋誌異‧畫皮
    課程討論:細讀〈畫皮〉

    3.0

    4.5

    7

    人與自然

    論述辨證與開展

    古典傳統的現代詮釋

    如何辨證正反方意見,提出論據,表述個人意見

    課程討論:志怪的重新改寫與改編

    針對課程討論,學習分析作品論辨過程,並繳交一頁A4作業。

    3.0

    4.5

    8

    人與社會

    韓憑夫婦

    唐傳奇:鶯鶯傳

    課程討論與作業:愛情的定義,何為偉大的愛情

     

    3.0

    4.5

    9

    人與社會
    賣油郎獨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課程作業:比較兩篇作品的人物、情節與結構

    3.0

    4.5

    10

    人與社會
    現代愛情文學作品選
    
    課程討論:反思愛情
    
    

    3.0

    4.5

    11

    知識統整與表述
    

    成果發表﹝一﹞

    文章結構、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開頭與結尾
    

    學生論文發表

    教師提出示範作品,並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
    

    3.0

    4.5

    12

    人與人
    
    聶隱娘、俠女
    

    課程作業:俠客圖─英雄俠客的想像

    3.0

    4.5

    13

    人與人
    

    神偷寄興一枝梅 俠盜慣行三昧戲

    課程討論:遊俠、女俠、俠盜
    
    

    3.0

    4.5

    14

    人與人
    

    三現身包龍圖斷冤

    勘皮靴單證二郎神

    課程討論:偵探手法的設計
    
    

    3.0

    4.5

    15

    成果發表﹝二﹞
    

    學生論文發表

    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

    3.0

    4.5

    16

    期末測驗
    
    課程回顧與檢討
    課程回顧與檢討

    3.0

    4.5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35%

    講述 Lecture

    30%

    討論 Discussion

    25%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1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課程要求:

    1. 請同學於課前閱讀相關作品,配合上課時的討論。若有任何問題,可寫信與教師討論,E-mail:kch@nccu.edu.tw
    2. 修課學生每六至七人為一組,以便進行課堂討論、劄記、團體作文。(報告可採書面、PPT、行動劇等各種方式)。
    3. 同學若參加校內駐校藝術家或相關藝文表演、民俗活動,撰寫心得報告,可視參與情況加學期總分1-2分。
    4. 上課採隨機抽點方式,抽點4次不到扣考。上課時無故遲到、早退或手機鈴響扣總分1分,請同學務必遵守相關規定。

     

    (二)評分標準:

    1. 平時表現:25%。

    若每次準時到課,基準分為75分,若課程中學習狀態良好、積極參與討論,授課教師將視情況加分,最高可獲得本項滿分。無故缺席4次以上者,將無法取得本項學分。

    2.期末測驗:30%

    課程將於學期末進行期末筆試測驗,評分原則如下:﹝1﹞缺考、空白或文不對題者:0分;﹝2﹞理解錯誤,內容貧乏,條理紊亂者:1-59分;﹝3﹞理解生疏,內容單薄,條理鬆散者:60-80分;﹝4﹞理解正確,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者:81-100分。

    3.作業:30%

    作業依課程要求,每篇300-1000字不等,嚴禁抄襲,發現抄襲者一律零分計算,不予補交。基本評分原則如下:﹝1﹞缺交或抄襲者:0分;﹝2﹞內容貧乏,缺乏用心者:1-59分;﹝3﹞內容單薄,條理鬆散者:60-80分;﹝4﹞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者:81-100分。

    4.學術論文:15%﹝包括課堂發表﹞

    每課程應依教師規定書目,撰寫一篇約2000-3000字的學術論文,並製作PPT,向同學介紹研究心得,其評分原則如下:﹝1﹞缺交(缺席)或抄襲者:0分;﹝2﹞內容貧乏,缺乏用心者:1-59分;﹝3﹞內容單薄,條理鬆散者:60-80分;﹝4﹞內容充實,條理清晰者:81-100分。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1. 教師選編講義 

    2. 劉苑如等選注:《歷代短篇小說選注》,台北:里仁書局,2003。 

    3. 陳萬益等編:《歷代短篇小說選》,台北:大安出版社,1996。 

    4. 馬幼垣等編:《中國傳統短篇小說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79。 

    5. 楊義:《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 

    6.林慶彰:《學期論文寫作指引﹝二版﹞》,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11。

    7.蔡柏盈:《從字句到結構──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指定閱讀書目﹝六擇一﹞ 
    1.鹿橋:《人子》 
    2.甘耀明:《殺鬼》 
    3.施叔青:《行過洛津》 
    4.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 
    5.張大春:《城邦暴力團》 
    6.劉兆玄:《王道劍》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