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中國古典詩歌,既以「抒情」為本質,又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情,為人人所共有,卻也最易生波瀾,魂縈夢繫。把感情處理好了,人生才能像滿帆的船,乘風破浪。古典詩歌,保存著諸多詩人的靈思妙想,讀它,可使徬徨的心情,得到指引;孤寂的心情,得到共鳴;煩躁的心情,獲得澄清;喜悅的心情,獲得加倍。讀詩,妙用無窮,最切通識所需。
本課程屬於通識課程,以「中國古典詩歌閱讀」和「語文寫作訓練」為教學內容。為了方便開展中國古典詩歌抒情的不同面向,並切合學生的人生經驗,故以「主題」選詩,進行教學,計分「人際關係經營」、「自然美感」、「歷史意識」、「自我探索」各主題。其中,「人際關係經營」以愛情、友情為主要教學內容。「自然美感」以山水、花木、禽鳥、二十四節氣為主要教學內容。並透過「語文寫作訓練」習作的設計,加強學生「學術論文寫作」與「應用文書」的表達能力。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
一、具備解讀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詩學專業能力」。
二、具備同情共感地理解與詮釋中國古典詩歌多重情境,所需的「自主發展」、「思辨與創新能力」、「公民素養」與「社會關懷」能力。
三、具備熟悉學術論文基礎寫作規範、應用文書與多媒體,以探索與整合不同知識,提昇語文表達能力,並培養「博雅精神」與累積「溝通及團隊合作」的經驗。
四、具備論述本國文學抒情傳統於全球化中,所具有在地特色的「國際交流移動能力」。
【學習目標與成效檢核】
評量工具與指標
學習目標與成效 |
評量工具 |
評量指標 |
|||||
習作 |
期中讀詩測驗 |
期末專題簡報 |
紙筆申論評量 |
其他(課堂問答) |
測驗 藍圖 |
評量 尺規 |
|
具備解讀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詩學專業能力」。 |
※ |
※ |
※ |
※ |
※ |
※ |
※ |
具備同情共感地理解與詮釋中國古典詩歌多重情境的相關通識核心能力 |
※ |
※ |
※ |
※ |
※ |
※ |
※ |
具備熟悉各種文書寫作規範、多媒體,以探索與整合不同知識,提昇語文表達能力,並培養「博雅精神」與累積「溝通及團隊合作」經驗 |
|
※ |
※ |
|
|
|
※ |
具備論述本國文學抒情傳統於全球化中,所具有在地特色的「國際交流移動能力」。 |
※ |
|
|
※ |
|
※ |
|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暫訂,視選課結果機動調整上課內容) |
課程內容與指定閱讀 (暫訂,視選課結果機動調整上課內容) |
教學活動與作業 (暫訂,視選課結果機動調整上課內容) |
學習投入時數 |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1 |
課程介紹 古典詩概說
|
(1)課程內容 甲、詩是什麼、古典詩是什麼 乙、為什麼要學詩 丙、本學期如何選讀、解讀古典詩 (甲)通識教育的選讀視域 (乙)情志批評與文體批評的選用 丁、中國古典詩歌的情意類型 戊、中國古典詩歌常見的意象基模 己、中國古典詩歌情志批評的二種方法 (2)指定閱讀 甲、課程綱要 乙、古典詩概說講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數位學習網下載講義並課前預習 首週教材由教師分發 第2週起請自行至WM5開始上課區下載
|
3.0 |
6.0 |
2 |
語文寫作訓練(一):知識統整與表述 |
|
教學活動1:範例觀摩與修改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教學活動3:「習作一」主題與撰寫要求(「習作一」主題:指定臺灣傳統詩人導讀;期末報告序次抽籤) 作業:數位學習網下載講義並課前預習第2週起請自行至WM5開始上課區下載 |
3.0 |
6.0 |
3 |
古典詩與兩性情感(一)
|
(1)課程內容 甲、「承諾」與兩性情感經營 乙、「贈物」與兩性情感經營 (2)指定閱讀 甲、漢樂府詩 乙、古詩十九首 (3)延伸閱讀 甲、敦煌曲 乙、詩經 丙、辛延年詩 丁、張籍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盟誓」的語言策略為何 (2)「盟誓」的心理動因為何 (3)「毀誓背約」的原因分析 (4)因應「背約」的不同態度 (5)「禮物」所表徵的社會文化意義 (6)如何從「禮物」解讀收送禮物雙方關係?我倆是「一般朋友」?還是「情人」 (7)如何衡量「禮物」的價值 (8)如何適當「回禮」 教學活動2:愛情盟誓短劇角色扮演 教學活動3:當代男女大學生愛情贈物現象調查與心理分析 作業:比較並省思古今情人背約與贈物的社會現象
|
3.0 |
6.0 |
4 |
古典詩與兩性情感(二) |
(1)課程內容 甲、「冷落」與兩性情感經營 乙、「抉擇」 與兩性情感經營 丙、「殉情」與兩性情感經營 (2)指定閱讀 甲、班婕妤詩 乙、李益詩 丙、吳歌 (3)延伸閱讀 甲、漢樂府詩 乙、李商隱詩 丙、柳永詞 丁、王維詩 戊、陸游詩 已、陸游詞 庚、蘇軾詞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班婕妤「怨而不怒」的現代啟示 (2)當「愛情」及「麵包」對立時,如何調和 (3) 「殉情」所引發的「身體所有權」課題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從古人的分手說話藝術省思今日情殺與錯誤的表情語言
|
3.0 |
6.0 |
5 |
古典詩與同儕交往(一) |
(1)課程內容 甲、「成全」與同儕情感經營 乙、「競爭」與同儕情感經營 (2)指定閱讀 甲、孟浩然詩 乙、李商隱詩 (3)延伸閱讀 甲、孟浩然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臨別贈劍的用意 (2)孟浩然的仕隱矛盾 (3)孟詩所呈現的「利他」導向友誼 (4)淚這首詩的章法設計與抒情效果 (5)李商隱的寒士體驗 (6)「瑜亮情結」與「自卑心理」的形成 (7)如何從《伊索寓言》看見良性競爭的妙方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數位學習網下載講義並課前預習 |
3.0 |
6.0 |
6 |
古典詩與同儕交往(二) |
(1)課程內容 甲、「相惜」與同儕情感經營 乙、「真誠」與同儕情感經營 丙、「知音」與同儕情感經營 (2)指定閱讀 甲、李陵詩 乙、杜甫詩 丙、孟浩然詩 (3)延伸閱讀 甲、李陵詩 乙、蘇軾詞 丙、韋應物詩 丁、丘丹詩 戊、孟浩然詩 己 李商隱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古詩如何透過送別行為的刻畫,傳達依依不捨的離情 (2)「飲食」是友朋聚會不可少的活動,古人如何面對招待朋友卻飲饌不豐的窘境 (3)如何「飲食」招待,能讓客人感到尊重、滿足、愉悅 (5)「散髮」與「束髮」各自對應何種社交意義 (6)古人由彈琴娛樂,想起「知音」,進而思念「知音」,這種抒情過程的特色為何 (7)人的一生,該如何應對性質不同的友情?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如何由古人的交遊經驗,找到友誼永續的良方? |
3.0 |
6.0 |
7 | 古典詩與自然美感(一) | (1)課程內容
甲、「無意」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乙、「觀賞」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2)指定閱讀 甲、陶淵明詩 乙、謝靈運詩 (3)延伸閱讀 甲、蘇軾詞 乙、莊子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從「心遠地自偏」看中國古代的隱居傳統 (2)思考二種觀看「自然景物」的角度 (3)思考「語言」如何表現人與自然的關係 (4)比較陶淵明和謝靈運親近山水自然的不同方式 (5)體會「文學謝靈運」與「現實謝靈運」的差距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請在下課後,以不帶預想計畫的態度,體驗一段生活,實踐陶淵明詩所謂「此中有真意」的境界 |
3.0 | 6.0 |
8 | 古典詩與自然美感(二) |
(1)課程內容 甲、「擬人化」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乙、「和樂」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丙、「師法」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丁、「時物愛物」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2)指定閱讀 甲、林逋詩 乙、駱賓王詩
(3)延伸閱讀 甲、陸游詞 乙、龔自珍病梅館記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梅妻鶴子」的傳奇 (2)林逋如何捕捉梅花的高潔 (3)葉紹翁如何猜測園林主人不開門的原因 (4)在中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傷春悲秋」多矣。則如葉紹翁這類自然書寫,展現何種不凡的「氣象」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1:花卉植物向為人格的表徵,請舉例。循此,如何由人們對花卉的愛好取向,歸納出一種實用的觀人術 作業2:你曾從大自然身上領略到何種人生道理
|
3 | 6 |
9 | 語文寫作訓練(二):文章判讀與闡釋 |
丙、闡釋詩境與校園的新關係 丁、運用多媒體,發揮語文表達能力 戊、依循「知識統整與表述」的規範,撰成書面報告「習作二」。 |
教學活動(含作業)
測驗方式: (1)完成事項:抽詩、覓友、讀詩、搜景、上傳數位,限時完成 (2)課堂即時口頭報告驗收「文章判讀與闡釋」的成果。 (3)習作二主題:「○○○(詩人詩名)與校園配對」。 |
3.0 | 6.0 |
10 | 古典詩與自然美感(三) |
(1)課程內容 甲、「擬人化」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乙、「和樂」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丙、「師法」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丁、「時物愛物」與「創造人和自然的新關係」 (2)指定閱讀 甲、韋應物詩 乙、蘇軾詩
甲、淮南子 乙、孟子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鶴、鷗、鳳鳥等禽鳥,各象徵何種文化意義 (2)白居易從「鶴」的身上,學習到哪種遠禍避害的智慧 (3)什麼是二十四節氣?對不同社會階層群體來說,二十四節氣有什麼意義? (4)如何順應節氣,取用大自然資源,以實踐環保的理念 (5)當令飲食,為什麼是養生之道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2:當令飲食菜單設計 |
3 | 6 |
11 |
古典詩與自我追尋(一) |
(1)課程內容 甲、「求用」與「自我探索」 乙、「享受孤獨」與「自我探索」 丙、「追尋」與「自我探索」 (2)指定閱讀 甲、陳子昂詩 乙、張九齡
(3)延伸閱讀 甲、《莊子》 乙、《列女傳》 丙、《百喻經》 丁、《史記》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陳子昂為何產生自我定位的焦慮 (2)從道家所謂「無用之用」,反思陳子昂的不遇之感 (3)「自信」如何養成? (4)如何適度地表現自己的長處? (5)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6)天才與先知的寂寞,從何而來 (7)體會「似達而鬱」的表情手法 (8)為什麼岑參用了十個字,只寫了日出日落這個簡單的意思 (9)詩中的「悔」所為何來 (10)如何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怎樣可以無悔?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1:想一想強者如何處理、面對自己的孤獨 |
3.0 |
6.0 |
12 | 古典詩與自我追尋(二) |
(1)課程內容 甲、「求用」與「自我探索」 乙、「享受孤獨」與「自我探索」 丙、「追尋」與「自我探索」 (2)指定閱讀
甲、李白詩 乙、岑參詩 丙、金農詩 (3)延伸閱讀 甲、李白詩 乙、辛棄疾詞 丙、關漢卿曲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陳子昂為何產生自我定位的焦慮 (2)從道家所謂「無用之用」,反思陳子昂的不遇之感 (3)「自信」如何養成? (4)如何適度地表現自己的長處?兼談〈履歷表〉的撰寫 (5)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6)天才與先知的寂寞,從何而來 (7)體會「似達而鬱」的表情手法 (8)為什麼岑參用了十個字,只寫了日出日落這個簡單的意思 (9)詩中的「悔」所為何來 (10)如何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怎樣可以無悔?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1:書面報告「習作二」上傳WM5截止;驗收「文章判讀與闡釋」的成果。 作業2:想一想強者如何處理、面對自己的孤獨 |
3.0 | 6.0 |
13 |
古典詩與歷史反思(一) |
(1)課程內容 甲、「嫉妬」與「歷史反思」 乙、「領導」與「歷史反思」 (2)指定閱讀(選讀) 甲、黃景仁詩 乙、杜牧詩
(3)延伸閱讀 甲、《韓非子》 乙、王安石詩 丙、胡曾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屈原和賈誼何以都遭受讒害 (2)嫉妬的由來 (3)從歷史經驗,找到免於遭妬的智慧 (4)比較王安石、胡曾與杜牧對同一歷史人物見解的差別 (5)成功的領導人,需要具備何種人格特質 教學活動2:點名問答 作業:對當代領導人物,所具有的領袖氣質與條件,舉例分析 作業:書面報告「習作一」上傳WM5截止;驗收「知識統整與表述」的成果。 |
3.0 |
6.0 |
14 | 古典詩歷史反思(二) |
1)課程內容 甲、「公私分際」與「歷史反思」 乙、「諷今」的分寸拿捏
(1)指定閱讀(選讀) 甲、李商隱詩 乙、王昌齡詩 (2)延伸閱讀 甲、歐陽修詞 乙、杜牧詩 |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1)詩人對唐玄宗寵愛楊貴妃的行徑,提出何種批判 (2)私情與公利衝突時,該如何處理? (3)何種言語批評反而會招人非議 (4)何種言語批評使人稱妙
|
3 | 6 |
15 |
語文寫作訓練(三):情意感知與抒發
|
(1)課程內容:如何正確感知人際關係與社交情境,並合宜地抒情達意 甲、認識古代詩用行為
乙、了解並習作現代書信 丙、了解並習作柬帖與題辭 |
教學(含作業)活動: 教學活動1:問題與討論 (1)春秋時代的外交語言解析:如何適當地賦詩言志
(2) 如何撰寫得體的求職信 (3)如何在婚喪喜慶的場合中,適當地用言 教學活動2:「習作三」
作業1:預習《春秋左傳》譯本指定篇目 作業2:省思e-mail寫作禮貌
|
3.0 |
6.0 |
16 | 期末紙筆評量 |
(1)課程內容 評量理念:考核主題式單元課程學習成果。 (2)做法:以每單元授課內容為測驗方向。採取申論題型。 |
教學活動: 課堂上指定時間內完成作答。 |
3 | 6 |
17 |
語文寫作訓練(四):習作一簡報檔成果展 第一梯次 |
(1)課程內容: 甲、習作一成果展示,同學之間交換心得。 乙、「ppt專題簡報」 丙、傾聽與讚美回饋的語言藝術。
|
教學(含作業)活動: (1)口頭簡報時間: (2)簡報內容:習作一「摘要」,最好有圖片輔助。(自備檔案,檔案格式以windows xp office2007為準) (3)回應其他同學的口頭報告:提出「優點」
|
3.0 |
6.0 |
18 |
語文寫作訓練(四):習作一簡報檔成果展 第二梯次 |
(1)課程內容: 甲、習作一成果展示,同學之間交換心得。 乙、「ppt專題簡報」 丙、傾聽與讚美回饋的語言藝術。 |
教學(含作業)活動: (1)口頭簡報時間: (2)簡報內容:習作一「摘要」,最好有圖片輔助。(自備檔案,檔案格式以windows xp office2007為準) (3)回應其他同學的口頭報告:提出「優點」 |
3.0 | 6.0 |
【評量項目與配分】:
項目 |
配分 |
課程參與(出席、問答) |
20% |
習作成績(3篇) |
30% |
期中配對口頭報告 | 10% |
期末口頭簡報 |
10% |
期末紙筆評量 |
30% |
【評量尺規】:習作、讀詩配對測驗、專題簡報適用
項目 等第 |
題目設定與計畫之規劃 20% |
文獻佐證 30% |
個人見解 30% |
簡報文字呈現 20% |
優A 10~9 |
題目設定能引起迴響,計畫具體可行 |
文獻收集豐富, 佐例說明得宜 |
分析精確、深入 層次分明 |
組織完整 條理分明 文字流暢 |
佳B 8~7 |
題目設定有趣, 計畫規劃得宜 |
文獻收集合格, 佐例說明尚可 |
分析尚可,謹守文獻觀點 |
條理分明 文字通順 |
普通C 6~5 |
題目設定尚可, 計畫內容不夠完整 |
文獻收集不全, 佐例說明簡略 |
分析稍有失當, 深度不足 |
邏輯尚可 文字一般 |
待改進D 4~3 |
沒有訂立題目, 計畫內容不可行 |
沒有收集文獻, 佐例說明潦草 |
沒有討論,見解浮泛 |
邏輯錯誤 版面雜亂 |
【測驗藍圖】:期末紙筆評量適用
測驗項目 試題形式: 考核成效 |
記憶 |
理解 |
應用 |
獨立思考 (分析、綜合、評鑑) |
佔分 |
|
申論題一:能適當地體會古典詩歌如何啟發「思辨創新」,並通過基本「詩學專業能力」要求。 |
1題 |
5% |
5% |
10% |
10% |
30% |
申論題:能適當地體會古典詩歌如何啟發「自主發展」,並通過基本「詩學專業能力」要求。 |
1題 |
5% |
5% |
10% |
10% |
30% |
申論題:能適當地體會古典詩歌如何啟發「公民素養」,並通過基本「詩學專業能力」要求。 |
1題 |
5% |
5% |
10% |
10% |
30% |
申論題:能適當地體會古典詩歌如何啟發「社會關懷」,並通過基本「詩學專業能力」要求。 |
1題 |
8% |
2% |
|
|
10% |
合計 |
4題 |
23% |
17% |
30% |
30% |
100% |
【課程使用生成式AI工具之規範與指引】:
本課程的各項習作、期中期末口頭報告和書面報告(含簡報)、期末紙筆評量,必須由學生親自撰寫,禁止使用生成式AI所產出的資訊,取代學生的「自主思維、創造力及人際互動」;並嚴禁「侵害智慧財產權與人格權之可能性」。以上評分規範,依「行政院112年10月3日函頒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 AI 參考指引」制定。
先秦漢魏南北朝詩上中下 逯欽立輯校 北京中華書局
全唐詩(共二十五冊) 北京中華書局
古今歲時雜咏 蒲積中編 徐敏霞校點 西安三秦出版社
歷代詩選注 陳文華等選注 台北里仁書局
古詩今唱(共十二冊) 台北月房子出版社
古典詩歌選讀 王文顏、顏天佑、侯雅文編著 台北三民書局
唐詩新葉 張夢機、顏崑陽審訂 台北故鄉出版社
唐宋詩舉要 高步瀛選注 台北學海出版社
唐詩三百首詳析 俞守真編註 高雄復文書局
古典詩的形式結構 張夢機 台北駱駝出版社
國學導讀 台北三民書局 張夢機、顏崑陽〈詩學〉
讀詩常識 吳丈蜀 台北國文天地
中國文學家列傳 楊蔭深編著 台灣中華書局印行
唐才子傳校箋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校箋 北京中華書局
應用文 蔡信發編著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數位學習網(WM5) mo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