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務

Course Name: National Security: Theory and Practice

修別:必

Type of Credit: Required

3.0

學分數

Credit(s)

30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本課程主要介紹國家安全理論與實務,讓修課同學對國家安全具備完整的概念。本課程前半部主要介紹國家安全概念、我國及美國之國家安全體制及現狀、國家安全文件等,接著再將國家安全分為傳統安全及非傳統安全兩個層面展開並加以探討。

這門課程後半段的開設目的,是希望給予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的研究生,可以理解國家安全的理論與實務,本門課程也為國安專班必修課程之一。在課程設計上,授課老師會在一開始以大國競爭之下的理論作為基礎,並在後半段提供大國競爭的案例。授課教師希望藉由這門課程,可以使同學們理解大國競爭態勢、主要大國以及他們的互動如何牽動各個區域以及研究課題的走向。在沒有特定介紹之下,這裡所謂的大國在沒有特定區分之下,將是指中國、俄羅斯、歐盟、美國等幾個我們一般認知的大國,以及區域強權
等。他們在1945年以後的互動就牽涉到世界政治經濟情勢的基本走向與發展。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瞭解國家安全概念、研析我國及美國之國家安全體制及現狀、國家安全文件內涵。針對國家安全區分為傳統安全及非傳統安全兩個層面加以深入地探討。對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現況、及與友邦安全層面上的合作將會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於國際關係或是國際政治經濟的發展中,大國之間在高層政治(軍事與傳統安全)或是低層政治(經濟與非傳統安全)等各個領域的競爭,形成了國際關係與國家安全的基本走勢。我們不論從過去以來的國際局勢發展、乃至區域內部的主要區域大國之間,都可以看到相似的路徑。例如英美之間在1850年中期至1920年中期對國際局勢的爭奪、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英德交鋒、以美蘇為核心共同構成的冷戰乃至當前的美中競爭關係,並因此牽動了國際、區域與國家安全的不同層次影響。
    本門課程的目的就是在介紹大國競爭態勢,從中理解國際局勢如何受到影響,以及我國的因應之道。授課老師期望在這門課程結束以後,同學們可以在研究相關問題時,可以利用本門課程學習的知識發展構想與研究架構、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及數據、做成結論並提出自己的觀察。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第一週:課程簡介、何謂國家安全?我國國家安全體制簡介(I)

    第二週:我國國家安全體制簡介(II);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現狀、官方文件(I)

    第三週:美國國家安全體制、現狀、官方文件(II)

    第四週:傳統安全(I):軍事防衛議題

    第五週:傳統安全(II):外交議題

    第六週:傳統安全(III):經濟議題(含能源安全議題) 

    第七週非傳統安全(I):氣候環境議題

    第八週:非傳統安全(II):恐怖主義、跨國犯罪議題

    第九週:非傳統安全(III):資安議題;課程前半部分總結

    時間 內容 指定教材 學生時間
    第10周 課程大綱與本門課程安排介紹 0小時
    第11周 大國競爭理論I 請參考課程附件 4小時
    第12周 大國競爭理論II 請參考課程附件 4小時
    第13周 大國在大洋洲與拉丁美洲的競爭與國家安全 請參考課程附件 4小時
    第14周 校慶活動週,根據行事曆停課乙次   0小時
    第15周 大國在歐洲與非洲的競爭與國家安全; 請參考課程附件 4小時
    第16周 大國在安全議題與經濟議題的競爭與國家安全 請參考課程附件 0小時
    第17周 大國在國際組織與發展議題與國家安全 請參考課程附件 4小時
    第18周 彈性安排   0小時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20%

    討論 Discussion

    2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一、這是一門研討型式的課程。同學們應主動參與課程討論,而這也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期待同學們完成所有的指定教材,並出席每次課程。同學們若有3次無理由的缺課,本科成績將會不及格。(課程前1/2部分)

    二、期末考(30%)、期末報告(30%)、課堂表現(包括上課出席情況、課堂報告及參與討論、期末報告口頭簡報)(40%)。(課程前1/2部分)

    三、期末報告分為口頭及書面報告,同學預擬報告題目(與本課程討論議題相關),經與老師討論後,開始撰寫。在第8週(口頭報告時間暫訂2024年04月13日),進行口頭報告(課堂表現成績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口頭報告內容應包括研究動機、章節安排、預期成果、參考資料等項目,報告時間以3-5分鐘為限,不須準備PPT。請提供報告大綱(請把報告內容摘要以A4乙張呈現並於上台報告時繳交,此為期末成績之一)。經老師及同學就報告進行討論,作者在納入相關意見及建議後,完整書面報告(5,000字)於第11週(截止時間為2024年05月04日2400前) 繳交,逾期每逾一日扣2%。(課程前1/2部分)

    四、課堂報告係由同學就本課程授課範圍內,選定一本專書,亦可自行選定與本課程相關的專書,在排定時間內進行學習心得報告,上台報告請準備PPT,報告時間以15分鐘為原則,報告使用之PPT請於口頭報告後進行修改,寄給授課教師。(lienhongyi@yahoo.com.tw)(此亦為課堂表現成績重要參考指標之一)請於第3週上課:2024年03月09日提報課堂報告題目上台報告時請提供報告大綱(請把報告內容摘要以A4乙張呈現並於上台時繳交,此為期末成績之一)。(此亦為課堂表現成績重要參考指標之一)(課程前1/2部分)

    1. 課程參與(20%):課程參與是指在上課前能夠利用時間閱讀課程指定參考資料,或是藉由自己閱讀的材料在課程中討論,另外我們也會組織幾次的分組討論,藉由腦力激盪的方式尋找對某些問題的見解。課程參與也包含了學生的出席狀態。如果學生因為公務、或是相當緊急的狀態如重病或手術而需要告假時,請務必提出假,並由老師認定;
    2. 期末讀書心得(30%):學期中學生得自行選定一本與大國競爭相關的書籍,寫成一份不少於2,000字的摘要與評述。這份摘要與評述的繳交時間為6月30日22:00分以前。探討大國競爭與國家安全的書籍。
    3. 期中口頭報告(50%):請將讀書心得在上課時以15分鐘的時間進行報告,與同學及老師分享。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本門課程沒有指定參考書目,授課將會以老師講授;同學發言、討論與報告的方式進行。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Yes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