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Partially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講授重點:
一,法律解釋方法的歷史發展
二,法律解釋方法的理論
三,法律解釋方法的三種基本模型: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社會學解釋
四,法律解釋方法的運用:以台灣大法官解釋與法院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美國最高法院判決等爭議案件為例
能力項目說明
探討下列議題:
1. 法律解釋與相應法律觀念、法律理論、法學經典、現代法治原則的關係
2. 法律釋義學(Rechtsdogmatik)與跨領域法學研究的關係
3. 傳統法律觀點對現代法律解釋的影響,例如輕重相舉、比附援引、原情定罪、情法相權等
4. 法律解釋的三種基本方法
5. 違憲審查的發明、法律解釋與憲法解釋的關係
6. 判決實務檢討:台灣大法官解釋、法院判決、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德國憲法法院判決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講授重點共七講次,每講次進行約2-3週:
第一講:誹韓案論戰
第二講:罪刑法定與當然解釋
第三講:權力分立與法律解釋
第四講:食品安全的刑事法益解釋
第五講:法律解釋方法的三種基本模型:文義解釋,體系解釋,社會學解釋
第六講:憲法解釋與違憲審查
第七講:法律解釋方法的運用:台灣大法官解釋與法院判決/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判決/美國最高法院判決
期末繳交一篇至少四頁學期報告
上課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