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大綱 Syllabus

科目名稱:研究創意坊

Course Name: Creative Research Workshop

修別:選

Type of Credit: Elective

3.0

學分數

Credit(s)

15

預收人數

Number of Students

課程資料Course Details

課程簡介Course Description

授課目標

本課主要針對碩專同學之學術論文寫作需求而設計,目的在於協助同學撰寫一份學術研究論文,包括如何形成研究問題、檢閱相關文獻、設計適合的研究方法、使用學術論文體例撰寫論文,以及了解相關研究倫理議題等。

核心能力分析圖 Core Competence Analysis Chart

能力項目說明


    課程目標與學習成效Course Objectives & Learning Outcomes

    課程理念

        文獻檢閱、研究方法設計,乃至於論文呈現方式,須視同學欲探討的研究問題而定。而由於撰寫論文是一個探索及釐清(研究)問題(這通常是文獻探討的作用),以及針對問題設計解決之道(文獻檢閱與研究方法訓練將於此發揮效用)的過程,故課程從文獻檢閱功能開始,協助同學尋找研究題目,再針對問題,教授如何「檢閱文獻」(研究創意通常起於此)。課程中期開始則以研究方法為主軸,進行授課、討論及實作練習。

        但要提醒的是,這並不是一堂研究方法課,抽象地教大家某個研究方法的操作步驟。反之,這是一堂針對同學撰寫學術論文需求而設計的課程,因此,雖然課程中期開始「看起來」像在教研究方法,但教師將以同學研究主題為例,教導同學如何檢閱及整理「相關」文獻、發展兼具「研究價值(創意)」與「合理」的研究架構,以及設計「適當的」研究方法。

        本堂課除了教師授課外,還有個人作業,希望同學能夠從做中學,一方面培養形成學術論文之研究問題、文獻架構及研究方法設計之能力,另方面也發展出評估學術論文的能力。

    每周課程進度與作業要求 Course Schedule & Requirements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課程進度規劃

    週次

    日期

    課程內容

    2/24(六)

    課程說明與分組

    3/2(六)

    研究這一回事 (含研究倫理說明)

    3/9(六)

    尋找研究方向與文獻檢閱(含體例說明)()

    作業1閱讀3篇指定論文(可依據你的研究興趣取代其中一篇性質相同者),分析其前言及文獻結構(新聞學研究網站: http://mcr.nccu.edu.tw/)

    1. 施琮仁(2021)。〈新冠肺炎的日常防疫行為: 媒體、情緒與風險認知的作用〉,《新聞學研究》,148: 153-196
    2.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 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 1-45
    3. 魏玓(2019)。〈「萬惡」電視何以誕生?台灣有線電視生成階段(1980-1993)的重新檢視〉,《新聞學研究》,139: 1-40

    3/16(六)

    尋找研究方向與文獻檢閱(含體例說明)()

    3/23(六)

    研究方法的選擇

    3/30(六)

    問卷調查法() (客座演講)

    作業2試擬一個學術研究題目,檢閱相關文獻後,書寫研究前言(定出研究方向與問題)

    4/6(六)

    彈性課程

    4/13(六)

    問卷調查法()

    作業3參考新聞學研究使用問卷調查法之論文兩篇,整理此研究方法需呈現之資訊

    4/20(六)

    問卷調查法()

    4/27(六)

    深度訪談法()

    十一

    5/4(六)

    深度訪談法()

    作業4參考新聞學研究使用深度訪談法之論文兩篇,整理此研究方法需呈現之資訊

    十二

    5/11(六)

    深度訪談法()

    十三

    5/18(六)

    點子大會

    十四

    5/25(六)

    畢業典禮

    十五

    6/1(六)

    綜合討論

    十六

    6/8(六)

    期末報告:撰寫研究背景、動機及研究問題(碩論第一章)

    十七

    6/15(六)

    十八

    6/22(六)

    彈性課程

     

    授課方式Teaching Approach

    60%

    講述 Lecture

    40%

    討論 Discussion

    0%

    小組活動 Group activity

    0%

    數位學習 E-learning

    0%

    其他: Others:

    評量工具與策略、評分標準成效Evaluation Criteria

    評分標準1. 出席及討論 (16*3=48%。請同學切勿遲到。每位同學可請 假一次不扣分,全勤者另加紅利分數)

                          2. 個人作業(4*10分,40%)

               3. 期末報告(12%)

    指定/參考書目Textbook &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閱讀p. 1-33,

        160-168, 183-200)

    蕭瑞麟(2007)。《不用數字的研究》。台北:培生集團。(閱讀1 & 4

    已申請之圖書館指定參考書目 圖書館指定參考書查詢 |相關處理要點

    維護智慧財產權,務必使用正版書籍。 Respect Copyright.

    課程相關連結Course Related Links

    
                

    課程附件Course Attachments

    課程進行中,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隨身設備 To Use Smart Devices During the Class

    需經教師同意始得使用 Approval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