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Required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策略」主要是探討企業如何在動態競爭環境中,掌握新的成長機會,並透過適切經營模式與組織執行力,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故它包含了:價值創造、價值獲取、價值傳遞等三項。而本課程在範疇上,包含了「策略創新」與「企業成長」兩構面,將帶領學習者探討動態的爭中,如何透過系統性的架構,進行策略創新與企業成長。
在高階管理教育中,此課程被定位為旗艦級課程(Capstone Course),主要是因為策略性決策(strategic decisions)思考邏輯與解決方案,與一般作業性的決策不同,它係所有決策的源頭,指引出組織的長期發展方向,並牽涉各功能領域的整體考量,因此,必須以多元、整體與永續的角度進行決策分析。
在學習的取向上,本課程要求學習者必須從企業最高主管的角度,思考企業如何在競爭的環境中,構築營運模式與獨特競爭優勢,以達成永續經營的目標。本課程的最終目的在建構學習者明確的策略思考架構,強化經營者的策略管理能力,以能設計出適合的策略管理分析工具為要。
能力項目說明
第一部份:產業分析與動態競爭
旨在提供產業分析的基本分析架構,包含了產業結構與競合分析,藉此了解外部環境與競爭優勢的建構等議題;
第二部分:能耐、策略定位與經營模式
旨在提供企業資源與核心能耐成長議題的分析架構,從而了解競爭優勢的形成的邏輯,並進一步探討競爭優勢在延續(Sustainability)所遇到的挑戰;並據此規劃出適合的經營模式;
第三部分:平台經營模式
以平台經營模式的內涵為分析架構,協助學員了解平台之價值創造、訂價策略、關鍵夥伴選取與管理等議題,並據此規劃出適合的經營模式與關鍵價值活動;
第四部分:創新與變革
旨在探討企業推動創新活動時常見的阻力與應對方法,以及如何克服領導企業轉型時常遭遇的組織挑戰。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天】
課程說明與注意事項
個案(1):飛馳公司的下一步?
議題(1):策略與策略創新
課後討論及午餐
個案(2):冰思客
議題(2):產業結構動態分析
【第二天】
個案(3-1):Netflix in 2011
個案(3-2):Netflix Inc.議題(3):資源結構與能耐創造
課後討論及午餐
行動學習演練
議題(4):經營模式設計與規劃
【第三天】
個案(5):米其林
議題(5):平台商業模式設計
課後討論及午餐
個案(6):海爾
議題(6):平台企業
【第四天】
個案(7):M-Tronics
議題(7):創新與內部創業
課後討論及午餐
個案(8):奇異數位
議題(8):組織變革
本課程雖以參與討論教學為主,但仍希望透過討論與省思,建構學員的知識基礎。為達此目的,本課程之評量標準如下:
一、課本:(本課程並無指定的教科書,惟下列書籍可供學習者參考)
Hitt, M. A., Ireland, R.D., and Hoskisson, R. E. (2017)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Concepts, 12th Edition. Cengage. (滄海書局代理)
二、上課講義與補充資料:將於課前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