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介紹如何以系統的科學方法模擬及分析旅運活動,客觀而深入的瞭解及預測旅運需求,進而研擬完善的交通運輸計畫。課程主要包括:交通運輸計畫的概念及規劃前的準備工作、運輸需求預測以及城際旅運需求分析、個體需求分析及土地使用預測模型等。
能力項目說明
1.具備運輸規劃及交通分析的能力。
2.具有有效運用校內外各項學習資源。
3.具備蒐集運輸規劃及交通分析的能力。
4.具備對短期長期交通需求預測的能力。
5.應用模型進行運輸計畫模擬及交通政策分析的能力。
6.具備研擬交通改善計畫及策略的能力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第一週
運輸規劃程序與資料調查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二週
運輸需求模式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三週
資料蒐集與調查
教學活動:講授,指派作業1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四週
程序性旅運輸需求分析-旅次發生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五週
程序性旅運輸需求分析-旅次分佈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指派作業2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六週
程序性旅運輸需求分析-運具分配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七週
程序性旅運輸需求分析-交通量分派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八週
期中文獻導讀報告
第九週
道路容量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週
城際旅運需求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指派作業3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一週
個體旅運需求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二週
運輸與土地使用互動模式
教學活動:講授,指派作業4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三週
方案研擬與運輸路網設計
教學活動:講授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四週
交通容量分析
教學活動:講授,指派作業5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五週
期末導讀討論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六週
期末導讀討論
實習投入時間(含課堂教學時數):3+3
第十七週
校外參訪
第十八週
校外參訪
1.期中報告、期末計畫書佔50%。
2.作業(至少四次)佔40%。
3.課堂出席及參與情形佔10%。
1.運輸規劃原理與實務,淩瑞賢著,鼎漢公司。
2.運輸規劃,李克聰著,華泰文化公司出版。
3.交通部運輸研究所www.iot.gov.tw
4.內政部營建署www.cpami.gov.tw
5.台北市、新北市交通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