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of Credit: Elective
Credit(s)
Number of Students
一、理論
(一)都市發展制度與制度變遷
該部分以North制度理論為基礎。
1.制度與制度變遷緒論
2.合作-理論問題
3.制度理論的行為假設
4.交易成本的交換理論
5.非正式限制
6.正式限制
7.執行
8.制度以及交易和轉換成本
9.組織、學習與制度變遷
10.穩定性與制度變遷
11.制度變遷的路徑
12.制度、經濟理論與經濟成就
13.經濟史中的穩定與變動
14.將制度分析納入經濟史:展望與疑惑
(二)都市發展理論
該部分以Webster和Lai之財產權、規劃和市場為教學基礎。
1.都市本質
2.都市公私有財貨與共用資源之分析
3.制度選擇與治理
二、實務
(一)共有財資源(Common Pool Resources)理論
該部分以Ostrom共用財治理理論為基礎。
1.反思公共事務的治理知道
2.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的制度研究
3.長期存續的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分析
4.制度變遷分析
5.制度失敗和制度脆弱性分析
6.自主組織和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資源的分析框架
(二)社會網絡理論
該部分以Halpern社會資本為理論基礎。
1.導論:概念、歷史與測量方式
2.經濟表現
3.健康與生活安適程度
4.犯罪
5.教育
6.政府及有效能的國家
7.社會資本的趨勢
8.原因
9.政策意涵
(三)社會創新
1.路徑依賴與路徑創新
2.公共制度創新
3.社會創新結構與權力
4.都市發展績效
能力項目說明
教學週次Course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週次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Week | 彈性補充教學類別Flexible Supplemental Instruction Type |
---|---|---|
週次 |
課程主題 |
課程內容與 指定閱讀 |
教學活動 與作業 |
學習投入時間 |
|
課堂講授 |
課程前後 |
||||
1 |
(一)課程簡介 (二)市場失靈與政府管制 |
(一)台灣地規劃體系與變革 (二)介紹市場失靈及政府管制原因 |
授課討論 |
3 |
5 |
2 |
寇斯定理與交易成本 |
說明交易成本的內涵、種類、以及產生原因。 |
授課討論 |
3 |
5 |
3 |
行政失靈或政府失靈 |
介紹政府失靈的原因,並利用經濟圖形說明。 |
授課討論 |
3 |
5 |
4 |
財產權配置 |
說明財產權配置的程序以及財產權保障的種類,作為後續制度、法令建置的基礎。 |
授課討論 |
3 |
5 |
5 |
管制與財產權之爭議 |
闡述義務法則與財產法則的爭辯。 |
授課討論 |
3 |
5 |
6 |
土地開發特性與制度 |
說明土地開發與都市環境的相互關係,包括開發外部成本與開發外部效益。 |
授課討論 |
3 |
5 |
7 |
土地使用規劃與各國規劃制度 |
說明美國土地使用規劃管制與英國土地使用規劃管制,並介紹我國都市計畫發展的歷程。 |
授課討論 |
3 |
5 |
8 |
土地使用分區管制(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 |
介紹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內涵與功能。同時彙整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的批評,並介紹現行土地使用分區劃設的原則與管制法令規定。 |
授課討論 |
3 |
5 |
9 |
土地開發課徵與協議 |
說明英國與美國的土地開發課徵方式及協議制度,並分析我國土地開發課徵與協議的制度內涵、背景和缺失。 |
授課討論 |
3 |
5 |
10 |
土地使用規劃與裁量權 |
介紹規劃與土地使用管制的公共利益以及土地使用規劃的有效性與裁量權,並探討土地使用規劃各種型態。 |
授課討論 |
3 |
5 |
11 |
土地開發協商模擬 |
以賽局理論分析土地開發過程中成本與效益歸屬。 |
線上授課 |
3 |
5 |
12 |
產業用地規劃管制與彈性 |
介紹產業發展的趨勢、規劃典範以及管制變遷的趨勢,作為產業用地財產權配置的基礎。同時分析我國產業用地供給系統以及管制上的衝突和競合問題。 |
授課討論 |
3 |
5 |
13 |
住宅用地規劃管制與賦權 |
介紹社區發展賦權理論,提出住宅用地與規劃管制的問題,最後介紹成長管理理念的內容。同時針對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住宅用地規劃原則以及管制內涵。 |
授課討論 |
3 |
5 |
14 |
限制發展土地與補償 |
分析限制發展土地的爭議以及補償策略,並提出限制發展土地財產權配置分析。特別針對保護區規劃失靈提出說明。 |
授課討論 |
3 |
5 |
15 |
(一)容積移轉與容積獎勵 (二)都市更新、交易成本與地價 |
(一)說明容積移轉的背景,以及容積移轉與都市空間結構經濟效率的分析。 (二)說明土地合併的困境,以及都市更新交易成本。 |
線上授課 |
3 |
5 |
16 |
市地重劃、區段徵收與財產權 |
介紹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內容與特色,並分析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的交易成本。 |
授課討論 |
3 |
5 |
17 |
都市景觀、都市設計與財產權 |
介紹都市景觀內容、都市設計審議制度、與其對財產權的影響。 |
授課討論 |
3 |
5 |
18 |
國土計畫 |
介紹國土計畫規劃與管制財產權分析。 |
授課討論 |
3 |
5 |
本課程並無測驗,以期中報告與作業報告為評分依據,評分標準如下
1.課程討論(20%)
2.文章精讀程度(20%)
3.作業報告內容(50%)
4.出席率(10%)
一、書籍
Webster C. and Lai L. W. C. (2003) Property Rights Planning and Markets: Managing
Spontaneous Cities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Ostrom E. (2000) Governing the Commons: 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愛倫.斯密德著,黃祖輝、蔣文華、郭紅東、寶貢敏譯,(2006),財產、權力 和公共選擇-對法和經濟學的進一步思考,上海世紀出版。
道格拉斯.諾斯著,劉瑞華譯,(1994),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時報文 化出版。
Halpern D.著,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巨流圖書公司。
二、文章
(1998)Economic Geography, Industry Location and Trade: The Evidence
(2000)Urban Renewal and Its Aftermath
(2005)Agglomeration economies and industry location decisions - the impacts of spatial and industrial spillovers
(2004)Social implications of housing diversification in urban renewal - A review of recent literature
(2005)The Composition of Hedonic Pricing Models
(2007)Housing and Monetary Policy
(2008)Job creation and housing construction - Constraints on metropolitan area employment growth
(2009)Partnerships for Demolition - The Governance of Urban Renewal in East Germany’s Shrinking Cities
(2010)Multifunctional Urban Agriculture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0)Urbaniz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od and farming
(2010)Empirical Studies in Industrial Location - An Assessment of their Methods and Results
(2010)Policing Development - Urban Renewal as Neo-liberal Security Strategy